丙午寒食题净土寺一首的拼音版

  • bǐng
    hán
    shí
    jìng
    shǒu
  • wáng
    ruǎn
  • fāng
    jiàn
    fán
    hóng
    xiù
    xiǎo
    yuán
    suí
    liú
    shuǐ
    fàn
    qián
    cūn
  • rén
    líng
    zhēn
    fēn
    gòng
    qiū
    qiān
    shì
    yǒu
    yuān
  • tóu
    lǎo
    yīng
    zhū
    shì
    lǎn
    wèn
    chūn
    néng
    fēn
    cún
  • biàn
    便
    zuò
    cōng
    cōng
    sàn
    gèng
    sōng
    méi
    lùn
王阮介绍和王阮诗词大全

王阮

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
复制作者 王阮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木部 · 槐

形式:

气味 槐实:(按:亦称槐角)苦、寒、无毒。 槐花:苦、平、无毒。 槐叶:苦、平、无毒。 主治 木皮、根白皮: 中风身直,有能转动。用槐皮(黄白者)切细,加酒或水六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风虫牙痛。用槐树白皮一把,切细,加酪一升煮过,去渣,放一点盐,含漱。 蠼螋恶疮。用槐白皮浸醋中半日后洗患处。 槐叶: 肠风痔疾。用槐叶一斤,蒸熟晒干,研为末,煎饮代茶。久服还能明目。 鼻气窒塞。水煮槐叶,五升煮成三升,加入葱,豉调和,有煎饮。 槐枝: 风热牙痛。用槐枝烧,烙痛处。 血崩、白带。用槐枝烧灰,每服一匙,饭前服,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阴疮湿痒。用槐枝煎水热洗。 槐花: 鼻血不止。用槐花、乌贼骨等分,半生半炒,研为末,吹入鼻内。 吐血不止。用槐花烧存性,加麝香少许,研匀,糯米汤送服三钱。 咯血、唾血。用槐花炒过、研细,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服药后须静卧一、二小时。 尿血。用槐花(炒)、郁金(煨)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淡豉汤送下。立效。 屙血。用槐花、荆芥穗,等分为末,酒送服一匙。又方:用柏叶三钱,槐花六钱,每日煎汤服。又方:用槐花、枳壳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水送服二钱。 妇女漏血。用槐花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三钱,饭前服,温酒送下。 中风失音。炒槐花,三更后仰卧嚼咽。 痈疽发背(凡中热毒,眼花头晕,口干舌甘,心惊背热,四肢麻木,觉有红晕在背部)。用槐花一堆,炒成褐色,泡好酒一碗中,乘热饮酒,汗出即愈,如未退,再炒一服。必愈。 疔疮肿毒。用槐花微炒,核桃仁二两,放入酒一碗中煎开多次,热服。疮未成者二、三服,疮已成者一、二服,即可见效。 白带不止。用槐花(炒)、牡蛎(煅),等分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槐实: 肠风泻血。用槐角(去梗,炒)一两,地榆、当归(酒焙)、防风、黄芩、枳壳(麸炒)各半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槐角丸”。 大肠脱肛。用槐实、槐花等分,炒为末,蘸羊血炙熟吃(用猪肾去皮蘸末炙熟吃亦可),以酒关下。 内痔、外痔。用槐角一半,捣成汁,捣成汁,晒,浓,取地胆为末,同煎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水送下。作丸时,也作成挺子,纳肛门内。地胆末可用苦参末代替。 目热昏暗。用槐角、黄连各二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浆水送下。每天二次。 大热心闷。用槐角烧为末,酒送服一匙。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槐》

本草纲目 · 果部 · 枳

形式:

释名 蜜止矩、蜜屈律、木蜜、木饧、木珊瑚、鸡距子、鸡爪子。木名白石木、交加枝。 气味 (实)甘、平、无毒。 主治 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止呕逆境,解酒毒。辟虫毒。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枳》

本草纲目 · 果部 · 婴奥

形式:

释名 燕奥、婴舌、山葡萄、野葡萄。藤名木龙。 气味 (藤、根)甘、平、无毒。 主治 目中障翳。取婴奥藤以水浸过,吹气滴嗔入眼中,热翳及赤白障可以消去。 热淋。用野葡萄根七钱、葛根三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再加童便三成,空心温服。 一切肿毒。用野葡萄根晒干,研为末。加水调涂。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婴奥》
类型:

本草纲目 · 果部 · 芰实

形式:

释名 水栗、沙角(即通称的菱角)。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解暑,解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芰实》
类型:

本草纲目 · 木部 · 丁香

形式:

释名 丁子香、鸡舌香。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突然心气痛。用丁香末,酒送服一钱。 干霍乱(不吐不泻)。用丁香十四枚,研为末,开水一碗送下。不愈再服。 小儿吐泻。用丁香、桔红等分,加炼做成丸子,如黄豆大,米汤送服。如呕吐不止,可用丁香、生半夏各一钱,泡姜汁中一夜,晒干为末,以姜汁调面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在。每服适量,姜汤送下。 婴儿吐乳,粪呈青色。用乳汁一碗,放入丁香十枚、陈皮(去白)一钱,煎开多次后,细细送服。 胃冷呕逆。用丁香三个、陈桔皮一块(去白,焙干),水煎,乘热服。 朝食暮吐。用丁香十五个,研为末,加甘蔗汁、姜汁调成丸了,如莲子大,口中噙咽。 反胃,气噎不通。用丁香、木香各一两,每取四钱,水煎服。 妇女崩中。用丁香二两,加酒二升,煎成一升,分次服下。 妇女难产。用丁香三十六粒、乳香三钱六分,共研为末,加活兔胆同捣,作三十六丸。每服一丸,好酒化下,此方名“如意丹”。 鼻中息肉。用棉裹丁香塞鼻内。 唇舌生疮。用丁香研末,棉裹含口中。 乳痛。用丁香研末,水送服一匙。 附方 丁香的药用部分是丁香树的花蕾或果实。干燥花蕾,亦称公丁香;干燥果实,亦称母丁香。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丁香》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