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新安佥厅拄笏亭

高山如高人,可仰不可亵。
山中老锄犁,山前走车辙。
终日对孱颜,如目不见睫。
高人与高山,千里风期接。
妙思入青冥,毫端寄明灭。
况复簿领中,见此寒岌嶪。
悠然境意会,刍豢端自悦。
手板亦何为,趋走背汗浃。
从渠且倒持,吾自支吾颊。

诗人:吴儆

宋徽州休宁人,初名称,字益恭,一字恭父。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泰州,进朝议郎,出为广南西路安抚使。主管台州崇道观。与朱熹、张栻、吕祖谦友善。卒谥文肃。有《竹洲集》。...
复制作者 吴儆
猜您喜欢

果亭运使所藏李龙眠五百应真图卷矛既为书淮海图记而缀以诗

形式:

髯秦记记法能笔,心游马事二十七。龙眠却马从秀师,一扫人物五百奇。 以画三昧作佛事,龙虎狸豹兕象狮。蛮奴鬼使侍童女,献花输赆缘须弥。 胥来绕一青莲座,白毫相光初放时。梵天重阁紫金色,万象摄入圆摩尼。 疏眉䫜面若晓日,欠伸趺坐行以嬉。庄严变幻各一义,问答赞叹谁知之。 弥茫香云鬘云起,倏忽半月满月为。却于水影出墨彩,瓶拂之闲天接海。 空音空色烟浪中,万岫千峦状旋改。即离吞吐彼我观然否,五千五百诺俱那徒在。 石桥挂锡传天台,曹勋记可雁宕该。玉局遗文荐诚院,空山水流花又开。 此图不知奚取材,展之飒飒虚吹来。秋毫神妙笔笔铁丝似,一气纠结缥缈非楼台。 群木群石势欲动,飞者走者生喜生悲哀。千镫一光彼即此,无文字处皆偈子。 多事我为写秦记,以马喻马指喻指。嗟马与指我岂知,吮墨新阳上窗纸。

复制 翁方刚 《果亭运使所藏李龙眠五百应真图卷矛既为书淮海图记而缀以诗》

秋晚回试高州重题城月驿壁

形式:

秋在朝凉午燠闲,人归黄篾碧溪湾。 数椽聚处成官驿,一鸟飞边得远山。 院雨记听蕉叶响,庭苔似点菊花斑。 应知路渐高凉近,许借层窗此豁颜。

复制 翁方刚 《秋晚回试高州重题城月驿壁》

栖霞道中示蕴山

形式:

从我负书非曰归,诗情先逐晓云飞。 重阳细雨迟黄菊,六代精蓝冷翠微。 远眺合教青眼共,深谈喜未素心违。 洞天且莫题名姓,苔藓蒙蒙恐湿衣。

复制 翁方刚 《栖霞道中示蕴山》

阅江楼歌

形式:

昆仑一脉来夜郎,东流直下万里长。 包络滇黔汇交桂,中乃混一漓与湘。 浔梧百折到南海,全入牂牁归大洋。 端州城外石矶石,屹此四瞰为遮防。 三面皆山一面水,水又襟带山之旁。 初看七岩排北牖,金天逦迤腾光芒。 诸峰渐西势渐阔,远如两扇枨闑张。 一丝袅袅下天际,纡徐浩淼趋中央。 忽然斗起跑空立,一门万马争奋骧。 强弓迅矢发不及,白浪倒射苍崖苍。 束以孤亭受以峡,峡三十里皆羚羊。 建瓴屋下复有屋,嵩台址本层层方。 因台拓扉俯峡底,不知更几千丈强。 大湘小湘出帆背,顶湖沥湖穿石梁。 龙湫又吐诸瀑下,峡口急斗声礌硠。 千岩树逼水关绿,万壑风溅山窗凉。 自此南江北江合,滔滔浩浩仍悠扬。 百里千里注海去,复接横浦浈含洭。 斜阳极天逆远翠,顷刻四壁皆江光。 云岚咫尺在几席,大书磨墨神苍茫。

复制 翁方刚 《阅江楼歌》

蕴山以近诗寄惠州舟中点定漫书纸尾

形式:

此事辟如作画然,得意乃在笔墨先。 龙晴一点却飞去,金针欲渡何由缘。 道子之笔项容墨,尚闻洪谷讥其专。 象外虽云得摩诘,设色何必非龙眠。 吾观营邱华原辈,胸中本有全山川。 层峦叠嶂架楼阁,野桥细路分水泉。 天然远近与向背,依约脉络相蝉联。 然后淡浓视意到,变化开阖非言诠。 此须多识多阅历,目存心鉴日复年。 位置乃能一一合,孰为粉墨黄朱铅。 洎乎神来气来候,但见一片成云烟。 向来所取尽糟粕,或进于道通于禅。 裹粮方能办远适,求鱼且莫思忘筌。 不到解衣盘礴裸,敢希神妙秋毫巅。 谢生新诗录寄我,正值惠州初放船。 短篷晴日为点定,罗浮日日横几前。 偶因即自悟妙理,再书纸尾词牵连。 生如问我何处得,得自远麓空江边。

复制 翁方刚 《蕴山以近诗寄惠州舟中点定漫书纸尾》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