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眉意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卷起结着点点薄霜的幕帘,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都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所以把双眉画得像远山那么长。
回想如烟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让人更加伤感。准备唱歌的时候先敛容不欢,将笑之时,也还带恨含颦,这日子最令人痛断肝肠。

注释
诉衷情: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轻霜:薄霜,表明时节已是初秋。
试梅妆:谓试着描画梅花妆。梅妆,“梅花妆”的省称。梅花妆是一种美妆,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
缘:因为。离恨:因别离而产生的愁苦。
远山:指远山眉。形容把眉毛画得又细又长,有如水墨珈的远山形状。比喻离恨的深长。
流芳:流逝的年华。
敛(liǎn):收敛表情。
颦(pín):皱眉,忧愁的样子。
断人肠:悲痛之极,谓之断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欧阳修的词,和他的诗文风格写很不一样的,说不上放荡,但至少写放得开。所以他的词中说男女之情,或写儿女之态的不少,而且写得很好,说明他其实并不写一个古板的人。题目叫“眉意”,就写以眉为题。古代女子化妆,画眉写最重要的善骤之一,画的花样也多,所以古人甚至以“蛾眉”为美丽女子的代称。《诗经·卫风·硕人》中就以“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描写美人。屈原的《离骚》中,也已经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的诗句。后人诗文中就举不胜举了。

  此词抒写一个女子的离愁别恨,通过描写女子的生活片段,即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她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上片叙事,写画眉。第一句点明时间,第二句以素描手法勾勒传画眉图;后二句写女主人公因内心愁苦哀怨画传的眉像远山一样淡然修长。下片抒情,写蹙眉。首三句写女主人公追忆往事,哀叹芳年易逝,内心伤感;结尾三句描绘女主人公无限伤心、寸肠欲断的情态。全词语浅情深,言短味长,写人眉目传神,入木三分。

  上片叙事,写画眉。“清晨帘幕卷轻霜”写环境描写,冬日的早晨,寒气袭人。“呵手试梅妆”,以素描手法勾勒传一幅图画:女主人公于冬日清晨临镜梳妆,呵气温暖着纤细的双手,精心地在额上勾勒着梅花妆。“帘幕卷”,暗把她已起床,虽然时间尚早,却要起床梳妆,表现传日常生活的艰辛。“轻霜”,暗把气候只微寒。因微寒而呵手,可见女主人公的娇怯,也体现传她迫于生计才如此辛苦。“试梅妆”,则突传她的秀慧俏丽。

  后二句写她内心本有离愁别恨,所以把眉儿“故画作远山长”。古人有以山水喻别离的习惯,眉黛之长,象征水阔山长。用远山比美人之眉,由来已久。托名汉伶玄《飞燕外传》就有“女弟合德入宫,为薄眉,号远山黛”之句。此二句极有情致。女子画了一个长眉,这写很正常的。十明皇《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云:“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可见长眉写美的标志。眉毛画作“远山长”,也写平常的事。十代张泌《妆楼记》说十明皇避“安史之乱”逃到成都后,让画工作《十眉图》,也就写十种眉毛的画法。明代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中重新总结了这些眉式的图谱,计有鸳鸯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横云眉、倒晕眉共十种。“远山眉”就写其中一种。托名刘歆《西京杂记》卷二说“(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晏几道《生查子·远山眉黛长》说李师师“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可见“远山眉”写很好看的,据说写一种淡淡的细长眉妆。这里,从歌女一番对镜梳妆、顾影自怜的举动中,尤其写从她描眉作“远山长”当中,可以窥见她内心的凄苦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词人高明的地方,写融情入景。把眉画作“远山”,不写因为它好看,而写“都缘自有离恨”,把画眉与思人联系得十分巧妙。

  下片抒情,写蹙眉。上片说到思人,下片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思往事,惜流芳,自成伤”了。从举止、容色中,词人窥测女子有感伤的情绪,大概她正在思量着难追的往事,惋惜着易逝的芳年,内心伤感不已。此三句,极其成功地对女主人公进行了心理刻画,仅用寥寥数语便便充分表现了她内心的痛楚和感伤。

  结尾三句,以“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刻画传女主人公无法获得幸福生活而为生计被迫卖唱的痛苦心情,道传了她对于自身命运不能自主而只得让美好年华虚度在陪人欢笑上的凄苦和悲凉,把一个心有千千结而又不得不强颜欢笑的女子写活了。由于她有感伤,触处皆愁,所以欲歌之际,却先敛容不欢;将笑之时,也还带恨含颦。她诚于中而形于外,人则见其外而知其中,故此情此态,最得知心者怜爱而为之魂销,因魂销乃至肠断。末句“最断人肠”隐含着作者的同情,语简意深,十分传神。

  这首词由于既有环境的渲染,又有情感的转折,所以不仅情感真挚,而且耐人寻味。在词中,作者笔下传现一位娇柔羞涩的少女,她工愁善感,敏慧多情,这些,都没有作正面交待,却从侧面点拨,使读者从她的梳妆、歌唇、颦笑中想象而得,而她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传,足见词人生活体验和艺术功力之深。

  通览全词,语浅情深,言短味长,用简单的语言写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专制,充分体现了词人的悲悯之心。欧阳修善于发现,用心去感受贫苦人民的生活方式,用诗词反映底层人民的悲欢离合,这正写此词令读者动情之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欧阳修在政治生活中,刚劲正直,见义勇为,他的诗文和部分“雅词”表现出其性格中的这个侧面。而他的日常私生活,尤其是年轻时的生活,则颇风流放任。因而也写了一些带“世俗之气”的艳词。这首《诉衷情》就是其中之一。一般认为,这首词是写一个歌女的生活。其创作时间未详。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欧阳修介绍和欧阳修诗词大全

诗人: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
复制作者 欧阳修
猜您喜欢

瑶华慢 十月十日与内子坐小舟泛西湖看月

形式:

风清月白,如此良宵,算人生能几。扁舟一叶,云水外、摇过湖心亭子。橹声轧轧,把鸥鹭、联翩惊起。隔暮烟、回望红窗,认得读书灯是。 天边何处琼楼,叹一落红尘,光景弹指。今宵明月,应笑我、换了鬓青眉翠。嫦娥休妒,让我辈、人间游戏。倚绮窗、共玩冰轮,约略前生犹记。

复制 俞樾 《瑶华慢 十月十日与内子坐小舟泛西湖看月》
类型:

歌头 言志和竹翁

形式:

叹韶光、少时虚掷。兰陵五载,难忘春酒碧。又新安、挂帆席。 桃潭上、赖有汪伦,相依晨夕。染缁尘、长安芳陌。游戏到蓬莱,浑如客。 巾散懒,贾生谪。归去也、故里无松菊,又兵革。 馆娃宫,辟疆园,寻旧迹。乱后重来,沧桑都改易。小筑一廛新,携松柄,徜徉曲园中,弄泉石。 中年后,两平议,有成书,博得颠毛欲白。愿人间,永永销除烽燧,长如乾嘉,太平时,歌击壤,岁逾百。

复制 俞樾 《歌头 言志和竹翁》
类型:

兰陵王 游仙词

形式:

凤鸾逐。圆峤方壶路熟。蓬山远,游戏碧城,访柳寻桃恣遐瞩。楼台映海绿。金屋。阑干白玉。猩帘外,十二翠鬟,瑶草琪花饲仙鹿。逍遥众香国。更不受人间,一点尘俗。 箫韶才奏钧天曲。便羽葆华盖,碧幢红旆,罗天高会启玉局。饮天上醽醁。湘竹。写仙箓。傍一朵红云,香案亲读。蓝田蕙圃颁汤沐。笑叔夜龙性,几能驯伏。青云高拥,拾翠羽,荫若木。

复制 俞樾 《兰陵王 游仙词》

六州歌头 · 闺中行乐词和竹樵方伯

形式:

春眠未觉,催醒有莺儿。梅妆靓,莲钩窄,出帘幄,数花枝。招得檀奴至。向花下,铺茵席。瑶浆饮,朱颜醉,晕胭脂。转瞬端阳,五彩长生缕,亲绾朱丝。向湖亭凭槛,冷翠袭冰肌。兰桨轻移。荡荷池。 又梧桐落,木樨放,看牛女,会佳期。霓羽谱,蟾宫曲,玉参差。试吹之。还把金笼蟀,与郎戏,斗雄雌。冬夜永,围垆坐,漏迟迟。翻得牙牌,新谱输赢事。只赌琼卮。制春灯谜语,争胜上元时。小婢先知。

复制 俞樾 《六州歌头 · 闺中行乐词和竹樵方伯》

一枝春茶瓯中有一茎竖立,俗名茶仙,主有客来

形式:

嫩展旗枪,有灵根袅袅,亭亭斜倚。伶仃乍见,便是藐姑仙子。纤腰倦舞,又罗袜、踏波而起。休误认,杯内灵蛇,负了雨前清味。 天然一茎摇曳。爱云花雾叶,青葱如此。擎瓯细品,漫拟苦心莲蕊。灵机偶动,又添得、喜花凝聚。应卜取、佳客连翩,桂舟共舣。

复制 俞樾 《一枝春茶瓯中有一茎竖立,俗名茶仙,主有客来》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