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 浣花溪上见卿卿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蜓。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

译文及注释


注释

浣花溪:在四川成都,一名濯锦江,又称百花潭,杜甫故宅在此。每年四月十九日,蜀人多游宴于此,谓之浣花日,唐名妓薛涛,亦家于溪旁,以溪水造笺,号“浣花笺”。 脸波:眼波。《花间集》中“脸波”一词四见:牛峤《菩萨蛮》“脸波和恨来”,和凝《临江仙》“脸波微送春心”,顾敻《甘州子》“灯背脸波横”与此句,均作“眼波”解。 绿云高绾(wǎn):把头发盘绕起来打成高髻。 金簇小蜻蜓:金缕结成蜻蜓状的首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词是从男方的角度来写的一次难忘的男女会见,描绘了一个非常活泼而有情趣的生活小镜头,似乎无关宏旨,然而它复活了千多年前青年男女的情趣,不仅是一幅风俗画,从而也有了史的价值,堪称词中妙品。 首句点明相会的地点,“脸波明”以下四句,写男子所见女子的动人形象。后几句尤含深意,一问一答,问者含情;答者有意,似笑似嗔,半真半假,天真可爱的形象几笔勾出,耐人咀嚼。 “卿卿”,是男子对他所爱的女子的昵称。在浣花溪上,一对相熟识的青年男女相遇了。“浣花”溪本身就很美,那么这个女子的也一定是很美的了。在这样的环境里,能遇上这样的女子,这本身就很动人。她的眼睛像秋水那样明亮,有如此清亮的眼睛,她一定是非常活泼聪明的。正所谓“传神写照,只在阿睹”,其馀也就可以想见了。她的眉毛只是淡淡地描了点黛色,这是家常打扮,显出了她的清秀。她那高耸的发髻上,用一根吊有玉蜻蜓的金钗绾着,这就显出了她流动的美来;正是她头上这玉蜻蜓的摆动,使得她的一颦一笑,就非常生动而诱人。活画出一个聪明而美丽的女子。 “好是问她来得么?”是男青年在涎着脸问她:“我来得么?”说明不是初次相见,而是很熟悉了,本可以来得,只是不知这次来不来得,所以才这样发问。 “和笑道”,是笑着说:“莫自作多情啊!”省了句:“哪个认得你?” 话不多,但从两人问答的语气上,却将他们两人过去的微妙关系和今天的各自身份都表达得相当的清楚了。过去不是很要好,他决不敢这样问;现在不是不能在一起,她也不会这样回答。这是说熟,而又没有到可以随便在一起的地步;说不熟,却又到了可以随便打趣的地步。男的虽有爱慕之情,而女的却还没有确定关系。通首词就这一问一答,然而读者却已感知到了许多:不仅是时空的,而且也是社会风貌的。因为从她头上的“绿云高绾”,并插以“金簇小蜻蜓”来看,她绝不是小家碧玉,何况这里还省去了她的随从、侍女和油壁小车,那么能与之攀谈的,也省去了玉勒雕鞍的宝马,在侍女侍从前而可以各自打趣的,也看出了社会之开放与主人之无拘无束。所以装饰虽一点,而装饰的语言却甚丰富。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也很有特色:写女子只勾画头面;写他俩,又只勾画女子。但这遗漏的部分,包括整个的他,读者却没有感到是缺陷。因为正是这感情的交流,让读者能从这个局部看到了她那整体的美。从美丽而笑语动人的她,看到曾是和她相好过的他,也一定是一位与之相匹配的英俊少年。虽然是因为词的这一体裁的字数限制的,不能不如此省,但还是体现了诗人文字的技巧,用点晴之笔做到了以少许胜多许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张泌介绍和张泌诗词大全

诗人:张泌

张泌,生卒年不详,《全唐诗》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
复制作者 张泌
猜您喜欢

丁卯之岁予病甚陟甫约游鄮山阿育王寺一日晚坐山门外万念俱忘恍然若有以无得为得也别经廿载世变不可言感念不已因寄怀陟甫一首

形式:

僧堂晚出坐松根,梵寂钟残净客魂。 当日忘言两居士,只今牵梦一山门。 旧游回味真难再,末劫深临倘有存。 终拟入山寻宿约,塔前勤礼佛慈恩。

复制 陈曾寿 《丁卯之岁予病甚陟甫约游鄮山阿育王寺一日晚坐山门外万念俱忘恍然若有以无得为得也别经廿载世变不可言感念不已因寄怀陟甫一首》
类型:

九日同季馥勉甫北海登高

形式:

九月微凋上苑林,映波拥塔影深深。 伤高未瞑登临眼,悲世犹馀半死心。 万里望迷云路雁,十霜伴冷塞垣砧。 重来念念归寥落,聊应佳辰酒共斟。

复制 陈曾寿 《九日同季馥勉甫北海登高》

人日之夜家人皆外出独坐成咏 其一

形式:

此身应是宝严师,寓院无人独坐宜。 庭暗微栖残雪影,灯回忽见好梅枝。 萧然于此得佳趣,聊尔闲情非昔时。 惟有枯禅相近分,寒山何日是归期。

复制 陈曾寿 《人日之夜家人皆外出独坐成咏 其一》

和李佩秋

形式:

愁听边砧近十秋,难将铸错诉从头。 未随北狩茹深耻,更遣南来感旧游。 失据飘流何所届,居奇捭阖几曾休。 寒风残照南阳路,不见当年墨色楼。

复制 陈曾寿 《和李佩秋》

陈仲陶求题诗卷

形式:

旧京春梦久迷离,独忆诗人老石遗。 秀野堂中酣醉后,斜街月上纵谈时。 风流阒寂期来者,句律清深见本师。 今日江山定何似,起衰倘续永嘉诗。

复制 陈曾寿 《陈仲陶求题诗卷》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