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星月慢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色深深,仿佛在催着天明,眼看要到了三更天。清清的露水如同洗尘,让地面没有纤尘。月色幽静,小巷僻坊里一片迷茫。我又见到那竹栏,和灯光明亮的小窗,这是她的庭院。她因我们能见面开心。她的美丽令人惊叹,依偎在我身边,我如同见到了琼枝玉树,如一轮暖日,又如一片绚丽的朝霞。她的眼神明如秋水楚楚动人,温柔清雅宛若一株幽兰。这样绝代佳人,人间都少见。 从前,只在画中见过她,对那绝世的美丽早已倾倒,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真能与她相伴。我们互相情意绵绵。无奈人世无常,将我们分开,我心里哪堪孤独。如今我独自一人在荒郊野外,悄悄无息,重门紧关。只有秋虫在声声重复忧伤的歌。无可奈何,我的相思之情,虽然隔着万水千山,却无法断绝。

注释

拜星月: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之称。本调始创于宋人周邦彦,又称为《拜星月慢》。有多种格体。如双调,上片十句,押四仄韵,四十七字;下片八句,押六仄韵,五十六字。共一百零四字。 竹槛:竹栏杆。 秋娘:唐宋时对歌妓的一般称呼。 琼枝玉树:比喻人姿容秀美。 水眄(miàn)兰情:目盼如秋水,情香如兰花。眄,顾盼。一作“水盼兰情”。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词人用旧典以昭君喻“秋娘”。春风面,指容貌美丽的。 瑶台:原指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伊人住所。 雨润云温:比喻男女情好。 荒寒:既荒凉又寒冷。 怎奈向:怎么办?何,语助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词的上阕追忆与情人首次幽会情景,突出表现女子的秀美高雅。下阕写别后在荒寒孤馆的相思,揭出欢后苦别的悲剧。通过对失去恋情的追忆,表达仁途失落后的悲惨心态。全词结构上将虚实结合,一虚一实描写传神,读来馀韵悠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周济《宋四家词选》:全是追思,却纯用实写。但读前片,几疑是赋也。换头再为加倍跌宕之。他人万万无此力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周邦彦介绍和周邦彦诗词大全

诗人:周邦彦

周邦彦,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
复制作者 周邦彦
猜您喜欢

维扬舟次遇乡人南归

形式:

忽听乡音唤阿蒙,月明桥畔此浮踪。 乘君下水归帆便,寄我平安第一封。

复制 陆宗潍 《维扬舟次遇乡人南归》

春日同顾云驭登灵鹫

形式:

畏折寻山屐,春光我负多。 关河悲战垒,天地老烟蓑。 莺咽残枝雨,花寒夕照坡。 浮云堪极目,何处可狂歌。

复制 陆光旭 《春日同顾云驭登灵鹫》

和东坡西台简子由韵寄永锡弟 其二

形式:

严柝森森气惨凄,为看书牍几眉低。 风霜断侣回峰雁,形影难栖折肋鸡。 远塞每伤驴背弟,故园何处鹿门妻。 寒蛩昨夜啼残月,犹梦疏钟出掖西。

复制 陆光旭 《和东坡西台简子由韵寄永锡弟 其二》

和东坡西台简子由韵寄永锡弟 其一

形式:

黑地沙寒草不春,骨肌销尽伏蒲身。 题襟空负拚生友,泣血犹存誓墓人。 敢冀九卿疏汉法,从来三宥出尧神。 与君未了前尘事,夜雨青山续旧因。

复制 陆光旭 《和东坡西台简子由韵寄永锡弟 其一》

送家平仲之思州二首 其一

形式:

君去悲歌上楚台,秋风萧瑟动馀哀。 跨鞍仗剑男儿事,莫恋文园旧酒杯。

复制 陆士炜 《送家平仲之思州二首 其一》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