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木建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于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商鞅)担心三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三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罚:“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三姓)。最终颁布了法令。

  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商鞅罚:“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反。”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罚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人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将别人丢的东西据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三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

注释
商鞅:战国中期政治家。
令既具: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
怪:感到奇怪
金:古代货币单位。
布:公布,颁布。
具:准备就绪。
国都市南门:指城后边市场南门。
辄:就。
期年:一整年。
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刻字,再涂以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司马迁介绍和司马迁诗词大全

诗人: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
复制作者 司马迁
猜您喜欢

帝台春 春恨用南唐元宗韵

形式:

花影脉脉,春愁黯无力。成阵乱红,不管人愁,无风飞急。冷落秋千上已后,较愁似、去年今日。问多情,燕子刚来,天涯消息。 无消息,归未得,守月直到灯黑。尽夜夜朝朝泪痕多,准不过一江潮汐。人去今春已非旧,春去那人可如昔。便侬做东风,肯花枝怜惜。

复制 彭孙贻 《帝台春 春恨用南唐元宗韵》
类型:

寻芳草 和稼轩韵

形式:

这里一双泪,却愁湿那厢儿被。被窝中忘却今夜里,上床时不曾睡。 睡也没心情,搅恼杀雪狸窜戏。怎月儿不会人儿意,单照见阑干字。

复制 彭孙贻 《寻芳草 和稼轩韵》

折杨柳枝歌四首 其一

形式:

折柳持作鞭,驱回紫骝马。 不须留君马,君自为奴下。

复制 彭孙贻 《折杨柳枝歌四首 其一》

折桂令二首 其一 怨情

形式:

多愁。 况又经秋。 睡皱衣篝。 销瘦金彄。 翠袖西楼。 凝眸别酒,滴透江流。 飕飕。 渡头。 衰柳难留。 江口孤舟。 邂逅相兜。 倦绣相搂。 生受绸缪。 此后休休。

复制 彭孙贻 《折桂令二首 其一 怨情》

啰唝曲

形式:

妾家住江口,夫婿去经年。 江流日日下,只送去人船。

复制 彭孙贻 《啰唝曲》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