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 其三

吾哀时世人,不信于神明。先人与种福,子孙履上行。
衣厚饭得饱,灾考不到门。口气头嘘天,自谓常终日。
看师真辽然,得病叩头请。外恭心不敬,神明以知人。
三魂系地狱,七魄悬著天。三魂消散澌,五神不安宁。
伺命来执宰,丞相踏地瞋。左神不削死,右神不著生。
生神不卫护,煞神来入身。或患腰背痛,或患头目疼。
百脉不复流,奋忽入黄泉。天门地户闭,一去不复还。

诗人: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游鼎湖山三十六韵(己酉(宣统元年、一九0九))

形式:

西江江水长,鼎湖湖山美。 屏障对衙斋,看山日隐几。 游山胜看山,登临兴忽起。 西人有铁君,东道是包子。 轮舟逆水行,布帆冲风驶。 顷刻到山门,山僧沿岸俟。 预备数竹兜,毋劳双屐齿。 茅屋两三家,稻田八九里。 既至半山亭,少住停芳趾。 主人命治庖,布席陈八簋。 食讫复前行,拾级互逦迤。 纡回苔石阶,层层高尺咫。 老树当路隅,疏钟度林里。 佛寺隐山腰,寺外环垣垝。 隙地起楼房,高墙筑壁垒。 红白间草花,青苍缠葛藟。 老僧亦不俗,见客询姓氏。 知是长官来,面目色然喜。 丹荔与黄蕉,浮瓜杂沈李。 通竹引山泉,煮茶甘且旨。 敬客结佛缘,邀我究禅理。 顾兹清净地,心胸涤尘滓。 振衣最高峰,游兴尚未靡。 独鹤与高飞,众山皆俯视。 怪石远如人,健牛小于蚁。 矗地青芙蓉,屹立成鼎峙。 树影阴满衫,云气寒生屣。 忽闻山麓间,有声震入耳。 山僧前致词,举手前山指。 瀑布从空悬,日夜喧无已。 百丈碧琉璃,嵌补在山觜。 排决天上泉,汇归成涯涘。 我疑上有龙,扬髯长喷水。 渔梁已巨观,匡庐可窃比。 咽石乱流声,入壑清见底。 濯足挹清流,坐石叹观止。

复制 许南英 《游鼎湖山三十六韵(己酉(宣统元年、一九0九))》

咏史 其四 (乙巳、丙午(光绪三十~三十一年、一九0五~0六))

形式:

汉惠非帝舜,焉能格母嚚! 徒挟赵如意,惊哭戚夫人。 饮酒恣淫乐,五年丧其身。 使无代王恒,二世如亡秦!

复制 许南英 《咏史 其四 (乙巳、丙午(光绪三十~三十一年、一九0五~0六))》

四时宫怨 其三 (丙戌(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

形式:

古槐永巷暮蝉愁,一叶相飞已报秋。 莫上翠楼凭几望,当时七夕笑牵牛!

复制 许南英 《四时宫怨 其三 (丙戌(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

南社同人在醉仙楼开欢迎会,酒后放歌(壬子(中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

形式:

昔为此邦人,今为此邦客。 一瞥沧桑十八年,蜃楼海市变化成陈迹。 我从人海乍回头,飘泊身如不系舟。 过海收帆问亲旧,凋零大半令我多悲忧! 吁嗟乎,双丸跳掷疾如驰,死者不生生者死! 独留天水老诗豪,高踞骚坛执牛耳。 须眉尚认老邱迟,争誉杨修是小儿。 谢傅诸郎森玉树,林逋处士茁新枝。 元龙未除湖海气,仲雍断发居吴地。 黄粱梦醒一卢生,仍在人间作游戏。 风流倜傥余君屏,孤高落落胡南溟。 若论肆应强人意,座中推让蔡兰亭。 玉树风前连氏子,寄傲园林称佳士。 黄、洪俱是旧通家,眼中诸人吾老矣。 孰料馀生逢世变,乃与诸君重相见! 南部粉黛北胭肢,醉仙楼上开诗宴。 莘莘一辈济时贤,岂特能诗结夙缘! 他日梦魂南社远,不知斯会复何年?

复制 许南英 《南社同人在醉仙楼开欢迎会,酒后放歌(壬子(中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

题墨梅,赠赵云石(壬子(中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

形式:

漫天飞雪正空蒙,酝酿梅花着意工。 老鹤归来长一啸,师雄犹在醉眠中。

复制 许南英 《题墨梅,赠赵云石(壬子(中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