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花·春日送别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杨柳在丝丝微风中飘荡,梨花在点点细雨中绽放。雨点随着花瓣飘落,柳条在风中显得格外疏朗。春天过去了,谁也没有办法把春天留住。春天为什么走得这样快?请问司春的东君,谁能为春天景物作主。

注释
东君:传说中的司春之神。
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天景物。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刘庭信所作的套曲《春日送别》的第一曲,在元散曲中久享盛誉。全曲先写景而后抒情,由景生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首曲子的曲辞确实是“语极俊丽”。开头四句,作者扣住题中的“春日”,用工细绮丽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形象生动的春景图。风衬杨柳,显杨柳更风流;雨衬梨花,显梨花更圣洁。杨柳随风,梨花带雨,风与杨柳,雨与梨花,皆互为映衬,相得益彰。风乃“丝丝”风,雨乃“点点”雨,“丝丝”、“点点”两个叠词,把春天特有的轻柔、甜美的韵味尽情透出;同时也隐含着柳摇若风,花落如雨的比喻。这四句对仗工整,实际上是以诗入曲,借对仗艺术而使这幅春景图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使用的是互文手法,梨花瓣落,因为雨打,更因为风吹;柳条稀疏,因为风拂,也因为雨洗。花落柳疏,也透露出隐隐的哀愁。这种情绪,在“春事成虚”以下五句中得到了充分表现。梨花瓣落,春将归去,故云“春事成虚”。这里的“无奈春归去”既指自然界的“春”,也指即将远去的“人”;同样,“春归何太速”一语,既是对匆匆而尽的“春”的质问,也是对匆匆离去的“人”的埋怨。而最后的“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便由怨而转为幽愤了,亦暗扣了题旨“送别”。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刘庭信

...
复制作者 刘庭信
猜您喜欢

朝谒武信殿三首

形式:

天下安危寄老臣,幄中谈笑静胡尘。 丹青未备云台像,笳管犹悲道路人。

复制 刘敞 《朝谒武信殿三首》

微雨登城二首

形式:

日午风高新雨晴,残花飞絮两轻轻。 垂鞭缓辔饶闲望,时复林间布谷鸣。

复制 刘敞 《微雨登城二首》

见召西阳池泛舟仍示雅章因成二绝希笑览也

形式:

画舫欲随波上下,行人先似水西东。 翠萍却是多情物,漂泊不离芳沼中。

复制 刘敞 《见召西阳池泛舟仍示雅章因成二绝希笑览也》

顺州马上望古北诸山

形式:

平原不尽对群峰,翠壁回环几万重。 背日映云何所似,秋江千丈碧芙蓉。

复制 刘敞 《顺州马上望古北诸山》
类型:

答刘同年寄青䭀术煎松汤并诗

形式:

自无金骨凌风相,心愧仙翁度世方。 一听山中白云曲,已如挥手谢华阳。

复制 刘敞 《答刘同年寄青䭀术煎松汤并诗》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