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市),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是指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近成熟果实。《本草纲目》吴茱萸【集解】苏颂引周处《风土记》云:“俗尚九月九日谓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道,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有灾厄,宜令急去,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其言,举家登高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代之矣。’故人至此日,登高饮酒,戴茱萸囊,由此尔。”由此可见,王维诗中的茱萸,当是指吴茱萸。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在当时封建社会里,交通闭塞,人们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间的往来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们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诗人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异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单。诗人平淡地叙述自己身在异乡,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诗人质朴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平日里思乡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么强烈,那么,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畅谈欢笑,而现在呢,诗人只身客居异地,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诗人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种种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并且越想越思念,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这句写得自然质朴,如娓娓道来,也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遥知兄弟登高处”,诗人从直抒胸臆,转笔写到自己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该是多么的快乐。如果诗人单单是想到亲人们的欢乐,倒可以缓解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最后写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诗人想到的不是欢乐,而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这样亲人们肯定会思念我的。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菜萸可惜衹少我一人。

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摩詰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 yú):植物名。香气辛烈,可入药。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批点唐音》:真意所发,切实故难。 顾云《王孟诗评》:真意所发,忠厚蔼然。 吴逸一《唐诗正声》:口角边说话,故能真得妙绝,若落冥搜,便不能如此自然。 蒋仲舒《唐诗广选》:在兄弟处想来,便远。 《唐诗直解》: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得真率,不用雕琢。 《唐诗解》:摩诘作此,时年十七,词义之美,虽《涉岵》不能加。史以孝友称维,不虚哉!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自有一种至情,言外可想。徐充曰:「倍」字佳。「少一人」正应「独」字。 《唐贤三昧集笺注》:情至意新。《陟岵》之思。此非故学《三百篇》,人人胸中自有《三百篇》也。 《唐诗笺要》:右丞七绝,飘逸处如释仙仗履,古藻处如轩昊衣冠,其所养者深矣。 《唐诗别裁》:即《陟岵》诗意,谁谓唐人不近《三百篇》耶? 《茧斋诗谈》: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 《网师园唐诗笺》:至情流露,岂是寻常流连光景者? 《唐诗真趣编》:从对面说来,己之情自已,此避实击虚法。起二语拙,直是童年之作。 《诗式》:三四句与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意境相似。 《碛砂唐诗》:圣叹曾言,唐人作诗每用「遥」字,如「遥知远林际」、「遥知兄弟登高处」,皆用倩女离魂法也,极有远致。 《诗境浅说续编》:杜少陵诗「忆弟看云白日眠」、白乐天诗「一夜乡心五处同」、皆寄怀群季之作,此诗尤万口流传。诗到真切动人处,一字不可移易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维介绍和王维诗词大全

诗人: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
复制作者 王维
猜您喜欢

送崇庆白判官

形式:

宦迹标南郡,贤劳赋北山。 分携千里外,留滞一年间。 梅阁春全隔,花宫月几弯。 水声随露冕,尘路损风颜。 别路遥岑合,离亭二水环。 永言君子赠,怀惠野人攀。 共道莺迁近,来瞻马首还。

复制 杨慎 《送崇庆白判官》
类型:

奇景行毕节早行作

形式:

晴岚空蒙幂朝彩,顿看色界澄飞霭。 白云翻在半山腰,下窥深箐如银海。 须臾赤日上青林,银海镕为紫磨金。 穷岫瘁乡那有此,天教奇景换豪吟。

复制 杨慎 《奇景行毕节早行作》

后神楼曲

形式:

安期昔制神楼散,射陂今作神楼曲。神楼主人南坦翁,欲往从之限空谷。 吾闻仙家五城十二楼,樊桐方丈绕瀛州。长风引舟不可到,环中根像空神游。 坦翁元是神仙流,何年飘然下丹丘。天庭摛藻掞鸾鹤,云軿立仗鸣华骝。 北斗南宫不肯住,挂冠归来营莬裘。碧澜罨画开苕霅,紫烟萦带彩云夹。 新波菱榜泛青翰,过雨蘋风爽乌帢。人间九罭播声诗,天上五龙传睡法。 青李遥看尺牍来,雀罗净扫昏眸开。尻轮神马驰万里,坐我赤明龙汉台。 一气孔神存中夜,手翳华芝海若诧。中有真人巾金巾,授以灵文老复姹。 玄珠累累苍玉鸣,烽沉柝阒歌太平。丰屋天翔鬼瞰室,庙谟何用谈佳兵。 游仙梦觉闻清啸,载赓清润连清调。愿从广成顺下风,肯许襄童窥末照。 咸池蒙汜纷如驰,扶起混沌须神医。他年合遇神楼散,约公海上寻安期。

复制 杨慎 《后神楼曲》

毛女引

形式:

雌鳌架涛擎海赑,秦桥远见扶桑翠。 徐福楼船去不还,江壁俄传苍水使。 椒烟兰雾卷衣人,化作乌骓一炬尘。 老龙鳞下毛衣女,独坐莲峰阅几秦。

复制 杨慎 《毛女引》

七星关渔者

形式:

石涧无通水,渔舟反上山。 得鱼随马卖,抱獭趁鸦还。 问尔江湖兴,茫茫若梦间。

复制 杨慎 《七星关渔者》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