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烧瓦工人挖光门前的土来烧瓦,但自家房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注释
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沾:同“沾”。
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屋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诗运用质朴的语言讽刺时事,控诉与指斥社会中不平等现象,只用事实对照,不加评论,发人深省。

  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诗篇,古代有很多,但从唐人孟郊的《织妇辞》到宋人张俞《蚕妇》,多着眼于衣着。郑谷的《偶书》,于濆的《辛苦行》从耕者腹长饥入手。相比之下,梅尧臣此诗写烧窑工人,就显得十分新颖。这两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虽不如“寸”字尖新,但也写出了富家子的根本不劳动。而以“鳞鳞”形容大厦,形象也非常鲜明。诗人用字简练,含意深刻,读之发人深省。

  《陶者》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陶者》一诗正以这种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

  在梅尧臣以前,唐代人已经写了大量反映社会不平等的诗,大都写耕织的农民,梅尧臣这首诗换了个角度,写手工业者,可以说是对自己做诗目标“意新语工”的实践。诗在写作上,打破了绝句声律的格局限制,句法散文化,近似古代的风谣,这正是梅诗古朴淡泊的特色。后来有位并不出名的诗人张俞,作了一首《蚕妇》诗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主题与梅诗相同,不知是否受到过梅诗的启发。近代有很多风谣,往往通过对比显示不合理,则受梅诗影响是很明显的。

  从《陶者》即可看出,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写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梅诗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注释

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十:一作「寸」。 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 大厦:高大的屋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五言绝句诗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运用质朴的语言讽刺时事,控诉与指斥社会中不平等现象,只用事实对照,不加评论,发人深省。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这首诗正以这种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 在梅尧臣以前,唐代人已经写了大量反映社会不平等的诗,大都写耕织的农民,梅尧臣这首诗换了个角度,写手工业者,可以说是对自己做诗目标「意新语工」的实践。诗在写作上,打破了绝句声律的格局限制,句法散文化,近似古代的风谣,这正是梅诗古朴淡泊的特色。后来有位并不出名的诗人张俞,作了一首《蚕妇》诗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主题与梅诗相同,不知是否受到过梅诗的启发。近代有很多风谣,往往通过对比显示不合理,则受梅诗影响是很明显的。 从《陶者》即可看出,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写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梅诗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梅尧臣介绍和梅尧臣诗词大全

诗人: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
复制作者 梅尧臣
猜您喜欢

题瑞龟桥

形式:

百尺虹桥截海成,何劳驱石到东溟。 群游尽讶无天险,异迹还徵有地灵。 河上欢声齐万户,洛中馀瑞协千龄。 几人壮志能题柱,此地堪留驷马亭。

复制 卢龙云 《题瑞龟桥》
类型:

清湖客舍

形式:

历尽炎蒸万里途,喜逢此地是清湖。 楼头纤月秋将半,天末凉风暑渐徂。 客路栖迟惭旅食,山家幽绝类仙都。 休论雁断音书渺,且傍寒灯浊酒壶。

复制 卢龙云 《清湖客舍》
类型:

四望楼晚晀

形式:

群峰迤逦对凭阑,风物他乡醉里看。 出壑淡烟笼野色,过云疏雨送秋寒。 地分瓯越关山迥,天尽东南宇宙宽。 何必杖藜夸济胜,卧游吾已历千盘。

复制 卢龙云 《四望楼晚晀》

周文学再膺院奖

形式:

海上重逢骢马使,儒林声价羡君高。 横经久聚诸生乐,课绩宁论一字褒。 坛月穿云明散帙,官梅含雪照挥毫。 好文主圣看殊擢,造士功成合叙劳。

复制 卢龙云 《周文学再膺院奖》

答罗秀卿武进

形式:

年来拊髀重推轮,羡尔恩从阙下新。 仗剑鹰扬当异域,借筹虎略已先人。 黄龙便拟寒毡酪,白雉还须款介鳞。 何日功成报天子,云台堪并汉勋臣。

复制 卢龙云 《答罗秀卿武进》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