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韵译
头戴红巾的卫士不住报说寒夜欲晓,尚衣官员给天子呈上了翠绿的云裘。
早朝的百官曙色中走进辉煌的宫殿,同万国使节向加冕悬旒的皇帝叩头。
初出的日光晃动着君王的雉尾掌扇,浮动的香烟飘向了皇上的衮龙袍绣。
罢朝后把天子的圣旨写在五色纸上,紫服玉佩的中书文官此刻纷忙不休。
散译
戴着红巾的卫士在宫门报晓,尚衣官员向天子进上绣着翠云的皮袍。层层叠叠的宫殿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异邦万国的使臣一齐向着皇帝跪见朝拜。日色刚刚照临到殿堂,仪仗已排列成扇形屏障。御炉中香烟袅袅,缭绕着天子的龙袍浮动飘忽。早朝过后中书省的官员退到凤凰池上,用五色彩纸起草皇上的诏书。

注释
和:即和诗,是用来和答他人诗作的诗,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内容作诗词。可和韵,可不和韵。舍人:即中书舍人,时贾至任此职。大明宫:宫殿名,在长安禁苑南。
绛帻(jiànɡ zé):用红布包头似鸡冠状。鸡人: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好像鸡鸣,以警百官,故名鸡人。晓筹:即更筹,夜间计时的竹签。
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翠云裘(qiú):饰有绿色云纹的皮衣。
九天:极言天之崇高广阔。古人认为天有九野、九重。此处借指帝宫。阊阖(chāng hé):天门,此处指皇宫正门。
衣冠:指文武百官。冕旒(miǎn liú):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旒,冠前后悬垂的玉串,天子之冕十二旒。这里指皇帝。
仙掌: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宫中的一种仪仗,用以蔽日障风。
衮(gǔn)龙:犹卷龙,指皇帝的龙袍。浮:指袍上锦绣光泽的闪动。
裁:拟写。五色诏:用五色纸所写的诏书。
凤池:指凤凰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天,当时王维任太子中允,与诗人贾至、杜甫、岑参为同僚。时为中书舍人的贾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杜甫和王维、岑参都作了和诗,王维之和即为此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这首诗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尊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进的气氛,别具艺术特色。

  诗小开头,诗人就选择了“报晓”和“进翠云裘”两个细节,显示了宫廷中庄严、肃穆的特点,给早朝制造气氛。这里以“鸡人”送“晓筹”报晓,突尊了宫中的“肃静”。尚衣局是专门掌管皇帝衣服的。“翠云裘”是绣有彩饰的皮衣。“进”字前着小“方”字,表现宫中官员各遵职守,工作有条不紊。

  中间四句正面写早朝。诗人以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表现场面的宏伟庄严和帝王的尊进。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深邃伟丽;万国的使节拜倒丹墀,朝见天子,威武庄严。以九天阊阖喻天子住处,大笔勾勒了“早朝”图的背景,气势非凡。“万国衣冠拜冕旒”,标志大唐鼎盛的气象。在“万国衣冠”之后着小“拜”字,利用数量上众与寡、位置上卑与尊的对比,突尊了大唐帝国的威仪,在小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背景。

  如果说颔联是从大处着笔,那么颈联则是从细处落墨。大处见气魄,细处显尊严,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作者于大中见小,于小中见大,给人小种亲临其境的真实感。日光才临,仙掌即动,“临”和“动”,关联得十分紧密,充分显示皇帝的骄进。“傍”字写飘忽的轻烟,颇见情态。“香烟”照应贾至诗中的“衣冠给惹御炉香”。贾至诗以沾沐皇恩为意,故以“给惹御炉香”为荣;王维诗以帝王之尊为内容,故着“欲傍”为依附之意。作者通过仙掌挡日、香烟缭绕制造了小种皇庭特有的雍容华进氛围。

  结尾两句又关照贾至的“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贾至时任中书舍人,其职责是给皇帝起草诏书文件,所以说“朝朝染翰侍君王”,归结到中书舍人的职责。王维的和诗也说,“朝罢”之后,皇帝自然会有事诏告,所以贾至要到中书省的所在地凤池去用五色纸起草诏书了。“佩声”,是以给上佩带的饰物发尊的声音其人,不言人而言“佩声”,于“佩声”中藏人的行动,使“归”字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这首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阶段,写尊了大明宫早朝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同时,还暗示了贾至的受重用和得意。这首和诗不和其韵,只和其意,雍容伟丽,造语堂皇,格调十分谐和。明其胡震亨《唐音癸签》说:“盛唐人和诗不和韵”,于此可窥小斑。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维介绍和王维诗词大全

诗人: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
复制作者 王维
猜您喜欢

过微山湖

形式:

青山去迟迟,风柳吹靡靡。 湖空生白云,何处吊微子。

复制 厉鹗 《过微山湖》

叶东宿招同人集德藏寺僧房以食随鸣磬巢乌下行踏空林落叶声为韵分得磬字

形式:

突兀双塔昏,斜阳下荒径。 离立僧影收,林叶已无剩。 兹游值深腊,吟伴有高兴。 作礼观师瘗,环洲微汀滢。 残碑不可读,遗恨入烟磬。 蜂房自开户,初筵洁早饤。 茶声沸庭阴,月色破池暝。 微意窅莫寻,清言往如赠。 伊余浅学人,久习迦叶听。 愿参沧浪禅,勿作小乘证。

复制 厉鹗 《叶东宿招同人集德藏寺僧房以食随鸣磬巢乌下行踏空林落叶声为韵分得磬字》

李迪秋原放牧图为旭瞻作

形式:

角??,耳湿湿,考牧诗中全物色。 天苍苍,野茫茫,敕勒歌里西风凉。 西风老树莽萧瑟,认得三朝画师笔。 纵横直是谷量馀,蹢踯疑从畦种出。 映坡蔽陇下层阿,夕阳满地沙草多。 一人韦裳转首坐,天晴堆积笠与蓑。 从来畜兽图非易,宁著青红扫魑魅。 今观此卷态逼真,令我他年劳梦寐。 汪生读书古人齐,兼金购此索我题。 不如长五牸留二羝,君看富如猗顿贵卜式,无过西河河南两牧儿。

复制 厉鹗 《李迪秋原放牧图为旭瞻作》

游明因尼寺

形式:

阿姨师居近鼎湖,刱造传自陈黄奴。 向闻赐金出宫掖,千年兴废谁枝梧。 颓垣古殿尚宏敞,暗笕分流水声响。 幽花闲竹隐禅房,忍草沿阶叩方丈。 前朝净侣多上流,早脱爱网辞妆楼。 明眸不教二相堕,幻质能将八敬修。 百年主席凡几辈,老宿无存少酬对。 谁人肯透末山机,何处重寻隐峰妹。 今来俭薄檀施衰,粥鱼寥落诵经迟。 笑他洛阳急作髻,不见文殊浅画眉。 残碑字剥苔痕绿,对此弥伤人代速。 枝头批颊尽情啼,声声似奏无生曲。

复制 厉鹗 《游明因尼寺》
类型:

游慈相寺半月泉

形式:

秀岑敷青莲,郁然抱精庐。 出郭路匪遥,短策破睡馀。 僧厨已过午,寂寥冷钟鱼。 苍髯韵天风,渺若太古初。 亭空试一窥,泉影蚀蟾蜍。 掬之冷沁齿,碧华溢方诸。 映地伫开明,在山妙涵虚。 缅彼南涧翁,早负冰清誉。 馆甥得东莱,于此读群书。 饮水寻孔颜,真乐恒晏如。 古人不可见,落日归鸟疏。

复制 厉鹗 《游慈相寺半月泉》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