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行二首

【其一】
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
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
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
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
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
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
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
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
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
持此道密意,毋令旷佳期。
【其二】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早晨,谒见过皇帝之后,从银台门出来,乘上五花马去郊外野游。 路上遇到一驾云车。车窗开处,从里面亮出一个姑娘美丽的脸来。 我摇动金鞭,来到车前,停住了马儿,上前相问:你是何方仙女,下得凡来? 于是便邀她一道进入青绮门的一个酒家,与她一起唱歌饮酒。 此女歌扇半掩,含羞而饮,扇遮半面,如同彩云遮月一样美丽。 相见而不得相亲,还不如不相见。 但与她一见情深,虽未言语而灵犀已通。 她为什么要独守空闺呢?长夜孤眠的滋味,可真是令人难涯啊。 她说,与君幽会的日子请待以来日。 可是,现在不正是春风和煦的好日子吗,为什么要待以来日呢? 愿托王母的三青鸟,为我捎去相思的思念信。 就说光阴荏苒,时不我待,转成之间,黑发而成白丝。 少壮时不及时行乐,老大时就会徒然伤悲的。 请将此中密意转告给她,不要令良辰佳日白白地浪掷虚度啊。 【其二】 与君在喧闹市井中相遇,手挽着马鞭相互作揖问好。 请问老兄,在那一片高楼垂杨之中,哪一处是君家的宅院?

注释

相逢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四列入《相和歌辞·清调曲二》,又名《相逢狭路间行》或《长安有狭斜行》。 五花马:唐代名马名。唐宫内厩有五花马。或云五花是剪马鬃为五花,或云马身有花如梅花者。 银台:宫门名。大明宫紫宸殿侧有左、右银台门。 云车:车身饰有云纹者。多指妇女所乘之车。珠箔:车窗上的珠帘。 玉勒:马嚼子,此代指马。迟回:徘徊。 夹毂(gǔ):形容两车靠得很近。毂:本指车轮中央轴所贯处,此代指车。 蹙(cù):践、踏之意。青绮门:即长安东门。汉代长安东出十二门。其三曰霸城门,因其门色青,又名青城门、青门、青绮门。见《水经注·渭水》。 锦衾:锦被也。 罗帷:即罗帐。 暮雨:用巫山神女故事,指男女欢爱之事。 三青鸟:相传为西王母的传信使者。薛道衡《豫章行》:“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 当年:指少壮之时。 旷:荒废,耽误。 红尘内:即繁华热闹的市井之中。 黄金鞭:饰有黄金的马鞭,极言华贵也。 阿那边:犹言在哪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白介绍和李白诗词大全

诗人: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
复制作者 李白
猜您喜欢

延和阁诗

形式:

延和高阁上干云,小语犹疑太乙闻。 烧尽降真无一事,开门迎得毕将军。

复制 罗隐 《延和阁诗》
类型:

省试秋风生桂枝

形式:

凉吹从何起,中宵景象清。 漫随云叶动,高傍桂枝生。 漠漠看无际,萧萧别有声。 远吹斜汉转,低拂白榆轻。 寥泬工夫大,乾坤岁序更。 因悲远归客,长望一枝荣。

复制 罗隐 《省试秋风生桂枝》

投寄韦右

形式:

赤壁徵文聘,中台拜郤诜。 官资参令仆,曹署辖星辰。 幞被从谁起,持纲自此新。 举朝明典教,封纳诏书频。 禁树曾摛藻,台乌旧避尘。 便应酬倚注,何处话穷鳞。

复制 罗隐 《投寄韦右》
类型: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形式: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复制 苏轼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大梁见乔诩

形式:

湘水春浮岸,淮灯夜满桥。 六年悲梗断,两地各萍漂。 刀笔依三事,篇章奏珥貂。 迹卑甘汨没,名散称逍遥。 好寺松为径,空江桂作桡。 野香花伴落,缸暖酒和烧。 晋沼寻游凤,秦冠竟叹鸮。 骨凡鸡犬薄,魂断蕙兰招。 怅望添燕琯,蹉跎厌鲁瓢。 败桐方委爨,冤匣正冲霄。 战代安釐国,封崇孝景朝。 千年非有限,一醉解无聊。 漏永灯花暗,炉红雪片销。 久游家共远,相对鬓俱凋。 运命从难合,光阴奈不饶。 到头蓑笠契,两信钓鱼潮。

复制 罗隐 《大梁见乔诩》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