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 郑风 · 子衿

: 无名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注释

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 嗣(yí)音: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佩:这里指系珮之绶带。 挑(t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 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之作,其中「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更是千古名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毛诗序》: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孔颖达《诗疏》: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 朱熹《诗集传》:此亦淫奔之诗。 吴闿生《诗义会通》: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末章变调。 钱锺书《管锥编》:《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次沈仲说韵

形式:

楝树飞花雪打篷,居人行乐四时同。 波涵大泽平如掌,云割西山半入空。 金刹远瞻楼阁壮,画船争载绮罗红。 如何越女承恩后,不逐吴王住甬东。

复制 陈基 《次沈仲说韵》

文殊寺高阁

形式:

何年兰若倚崔嵬,观阁连天罨画开。 泽国鱼龙霜后静,关河鸿雁日边回。 阑干迥溯虚空上,岁月深从浩劫来。 自信平生爱登览,夕阳高处重徘徊。

复制 陈基 《文殊寺高阁》

次韵袁仲长竹堂感兴

形式:

一曲桃源忆故人,白头词客最伤春。 南柯已寤平生梦,东海曾扬几劫尘。 绮树莺花从自好,画堂丝竹为谁陈? 不须闻此空惆怅,且看瑶姬舞绣茵。

复制 陈基 《次韵袁仲长竹堂感兴》

次韵钱伯行飞云楼小集怀王季野

形式:

为惜春光一半过,如渑美酒泛金波。 共知此会情偏重,独恨平生饮不多。 鼓瑟欲终仍缓节,投壶才罢即高歌。 却怜燕子楼中客,苏小桥边奈乐何。

复制 陈基 《次韵钱伯行飞云楼小集怀王季野》

寄葛子熙杨季民

形式:

去年京国樱桃熟,公子亲沾荐庙馀。 色映金盘分处近,恩兼冰酪赐来初。 酒酣惜与杨生别,诗罢叨从葛老书。 今日江南春雨歇,乱啼黄鸟正愁予。

复制 陈基 《寄葛子熙杨季民》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