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姑苏台赏雪

断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诗。
何处觅西施?垂杨柳萧萧鬓丝。
银匙藻井,粉香梅圃,万瓦玉参差。
一曲乐天词,富贵似吴王在时。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脂粉塘水在雪景间流淌,仿佛在洗濯当年宫女雪白的肌肤,影我一早起来,就激起了作诗的愿望。
白雪茫茫,何处寻西施的遗影?但见垂柳挂满了冰雪,像鬓发添上了白霜。
井口堆雪像舀满了银子,梅园的雪粉还沾着芳香,高高低低的屋南上,堆积着美玉,上下闪光。
我把白居易的诗作吟唱,眼前浮现着当年吴王夫差的富贵景象。

注释
姑苏台:一名胥台,在江苏吴县西南姑胥山上,传春秋时吴王夫差曾与西施作乐于上。
断塘:指脂粉塘,为吴王宫人倾倒脂粉及洗濯处,在吴县西南灵岩山下。
索:应当。
匙:此作动词,舀上。藻井:此指壁有彩饰的井,与作为天花板形式之一的古建筑术语“藻井”不同。
参差:此指屋瓦高下不齐。秦观《春日》:“霁光浮瓦碧参差。”
乐天词:白居易曾做苏州刺史,有《题灵岩寺》等诗。乐天,白居易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小令题为《姑苏台赏雪》,一开始却从距台有数峰之隔的“断塘”述起。“断塘”即脂粉塘,元林坤《诚斋杂记》:“吴故宫有香水溪,乃西施浴处,人呼为‘脂粉塘’。”凭这个处所,已足与同样因西施缘故而驰名的姑苏台发生感情上的联系。“洗凝脂”意含双关,它已暗点出“雪”的影响,实是因断塘塘岸的积雪白如凝脂,而联想起西施当年在此洗浴的景象。由此语激发起诗情和游兴,引出“觅西施”;再由觅西施不得,但见柳树积雪如“萧萧鬓丝”的怅惘,领出姑苏台的登临。这种针线细密、接笋无痕的布局,不仅预先交代了姑苏台外围的雪景,而且也表明作者“赏雪”并非单纯的冬令游览,而是“怀古”寄托的表现。

  下片正面转入“姑苏台赏雪”。“银匙”、“粉香”、“玉参差”,生动地绘现了姑苏台上高高下下的积雪景观。以银、粉、玉作为比拟,与末句的“富贵”遥遥相应。“富贵似吴王在时”,表面上是赞词,其实却包含着微意。这是在说吴王富贵久已不存,如今台上的“富贵”气象,不过是如银如粉如玉的雪堆的错觉而已。作者在怀古意绪的驱动下,回忆起“吴王在时”的当年风流是不难想见的,但他原始的目的是“觅西施”,而此时却无言提及。他所吟唱的“一曲乐天词”,也已游离了登台的初衷(白居易《题灵岩寺》之类游吴作品,并无丝毫怀古内容)。这一切正暗示了作者事实上的失落感。作者将感情表现得如此隐婉,实有一种“伤心人别有怀抱”的意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张可久介绍和张可久诗词大全

诗人:张可久

元著名散曲家、剧作家,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字伯远,一说字仲远,号小山(《词综》)。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曾为崑山幕僚。工散曲小令,与乔梦符並称「双壁」,与张希孟合为「二张」。小山仕途失......
复制作者 张可久
猜您喜欢

温州江中孤屿谒文丞相祠

形式:

独向江心挽倒流,忠臣投死入东瓯。 侧身天地成孤注,满目河山寄一舟。 朱鸟西台人尽哭,红羊南海劫初收。 可怜此屿无多土,曾抵杭州与汴州。

复制 阮元 《温州江中孤屿谒文丞相祠》

吴兴杂诗

形式: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复制 阮元 《吴兴杂诗》
类型:

南云行

形式:

仰看云在天,未辨行迟速。今日穿云跨岭行,岂知疾过奔马足。 平地风气清,吹云天上行。今日披云动凉气,始知风在云中生。 山不见路惟见云,桃花梨花近不分。北云压山乌欲雨,南云映日红氤氲。 下山直自云中落,云中之人轻似鹤。翩然可是隔仙凡,怅望山头挂云脚。 我闻仙人乘云兼御风,仙家幻术安能通。不如安坐南云下,笑指此云称老翁。

复制 阮元 《南云行》

觉生寺观永乐大铜钟

形式:

永乐洪钟阅古今,虹梁鳌柱屋沈沈。 销兵秦政成余习,忏佛萧梁本疚心。 一棒难超无量劫,万钧岂跃不祥金。 华严轮转熙朝后,始听蒲牢自在音。

复制 阮元 《觉生寺观永乐大铜钟》

嵩山三石阙歌

形式:

嵩岳三阙同高低,左右离立八尺齐。 启母一阙距其北,太室峙东少室西。 谁其建者汉朱吕,谁其书者皆堂溪。 篆隶诘屈铭句奥,请降云雨生蒸黎。 画图月兔木连理,驾车乘马钩象犀。 阅魏太武周久视,夏暴烈日冬流澌。 二千年来屹相向,厥质粗剥厥色黧。 二室神祠始秦汉,产启已说涂山妻。 要之阳城本禹地,三途四载应无迷。 此阙灵祇久呵护,欧赵访古何未稽。 褚峻缩本我早见,兹来策马寻荒蹊。 阙间颇足容二轨,壁垒未可穷攀跻。 周鲁雉阙制可见,雉度以纼非以鸡。 毡槌拓取墨华黝,宝之无异摹元圭。 更洗奉堂额东石,一行刻字名留题。 神君兴云阙中起,庙墙汉柏春鸠啼。

复制 阮元 《嵩山三石阙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