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至京口晓泊

练影横江日上初,风帆一霎入南徐。
东来万马潮方急,西去千峰画不如。
估客樯桡纷聚蚁,梵王宫殿半凌虚。
登高怀远情何极,六代江山一笋舆。

诗人:李廷敬

李廷敬,字味庄,沧州人。乾隆乙未进士,历官苏松太道。有《平远山房诗钞》。...
复制作者 李廷敬
猜您喜欢

李孝子传

形式:

  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字裕光。父岩士,生孝子十年殁,家无旨畜,母针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泣曰:“养亲,儿职也。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遂弃书史,勤耕作,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己甘食淡焉。母病喉,勺饮,喀喀不下者三昼夜矣。孝子呼天求救,母梦神人刺以针曰:“哀而子之孝也。”觉,一汗而愈。雍正七年秋,海风起,城中生波涛,孝子居故穿漏,夜半屋摇摇然,孝子趋负母,伏几下。俄而前后庐舍崩,所避处独完。   孝子父亡逾年,大父亦亡。及其莽也,时届严寒,体故赢,手炭土,僵大雪中。治冢匠数人,蕴火覆之,沦以汤,乃苏,年五十五卒。卒时抱母大恸,嘱其孤某善事大母。   相传其幼时,居父丧,寝苫块中,哀号三年,每出入,邻人指曰:小孝子,小孝子。盖其天性然也。乾隆三十年,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论曰:《孝经》一书,圣人所以为人子训者至矣。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孝氏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中庸曰: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古之人能率其性者,无俟于教也。不然,慈乌反哺,羔羊跪乳,使彼所读何书哉?

复制 袁枚 《李孝子传》

浙西三瀑布记

形式: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 ,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厜嶬,重者甗隒,皆环粱遮迣。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 ,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挡扌必,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宕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漱静;石梁急,龙揪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蚊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复制 袁枚 《浙西三瀑布记》

病剧作绝命词留别诸故人

形式:

每逢秋到病经旬,今岁悲秋倍怆神。 天教袁丝亡此日,人知宋玉是前身。 千金良药何须购,一笑凌云便返真。 倘见玉皇先跪奏,他生永不落红尘。

复制 袁枚 《病剧作绝命词留别诸故人》

行役杂咏 其四

形式:

南游过楚江,西征临越甸。当涂想分割,龙津忆征战。 或营酸枣台,或起明光殿。平畛开歌舞,危巘收组练。 亡何岁似流,悲哉日似电。白骨埋中原,朱扃罢华宴。 史册尚流播,山川灭闻见。秦宫无遗瓦,汉苑少残箭。 荒烟废冢倾,衰草流萤遍。黄云自南飞,白日但西暝。 闲寂窘游志,衰飒穷遐眷。慨然至于今,叹者凡几遍。 平生豪横心,虽悟不得遣。

复制 袁枚 《行役杂咏 其四》
类型:

行役杂咏 其三

形式:

无心推篷看,不意与月近。欣然卧以观,星尽惟斗柄。 始之肌肤寒,久乃心肝映。白云如覆被,人面渐贴镜。 万里湛清华,九天涵绿净。狂痴不能还,吾亦见吾性。

复制 袁枚 《行役杂咏 其三》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