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忠观韩小官

观里韩风子,无心似有灵。
绕廊时自语,扪虱故忘形。
午暴松檐暖,晨餐柏叶青。
客来知有馈,迎笑立中庭。
叶绍翁介绍和叶绍翁诗词大全

诗人:叶绍翁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属浙江)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浦城。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
复制作者 叶绍翁
猜您喜欢

渡河(丁卯)

形式:

朝泊黄河南,夜宿河北浦。 河流决射阳,所患难尽语。 驱车寻修途,遥遥指邹鲁。 四野幕沈阴,愁云趁行旅。 回首望江南,苍茫隔寒雨。

复制 阮元 《渡河(丁卯)》

宜园三寿诗 其三 寿梅(丁亥)

形式:

园中多古梅,数百年之寿。 春花正缛繁,苔身更坚瘦。 若较龙潭梅,彼老此尚幼。

复制 阮元 《宜园三寿诗 其三 寿梅(丁亥)》

住大理阅兵三日看点苍山(丁亥)

形式:

峨峨点苍山,苍翠极可爱。 平列十九峰,峰峰染螺黛。 两峰夹一溪,十八溪为界。 林樾矗浮屠,岚霭罩阛阓。 何幸见此山,心目多所快。 其一在于云,终年生叆叇。 有时冠峰顶,不动镇相盖。 有时束山腰,飞白若长带。 有时竞出岫,棼如擘絮碎。 四山皆无云,独此云常在。 其一在于雪,山顶雪最大。 冬春雪未奇,六月白何怪。 我来九月中,夜雪积岭背。 皑皑亦终日,不畏秋阳晒。 其一在于泉,山罅分流派。 磊落归百桥,清泠漱鸣濑。 穿城为渠塘,灌田作沟浍。 家家可流觞,处处响水碓。 其一在洱海,东望气沆瀣。 叶榆成巨浸,南北两关隘。 必有千顷波,始与此山配。 海光开月镜,恰共屏山对。 苍屏百廿里,我来坐屏内。 地因高乃寒,山在西易晦。 三宿未及登,亦足揽胜概。 唐宋诸诗家,罕到此边塞。 遂使古大山,寂寞经屡代。 笑我两鬓霜,吟到万里外。 所游天下山,曾陟嵩衡岱。 壮阔有过之,雄秀此无赛。 寄诗未游人,聊以当清话。 他时浓设色,一卷好图绘。

复制 阮元 《住大理阅兵三日看点苍山(丁亥)》

游天台桐柏宫观琼台双阙(甲子)

形式:

逆流践飞瀑,峻岭九折通。 仙都豁然辟,峨峨桐柏宫。 神皋正平敞,圆抱千百弓。 一渡分三桥,四面环九峰。 岩峦谢险僻,云气何冲融。 金庭古洞碧,福地天光红。 司马暨杜吕,一一留仙踪。 玉笙栖子晋,丹灶居葛翁。 道书虽微茫,史传殊可宗。 所以俯仰间,神契孙兴公。 前台汲醴泉,西地逾卧龙。 境变五里外,琼台居悬空。 乃如巨壑底,孤塔高巃嵷。 上有一道士,茅笠无春冬。 麇䴥不敢到,魑魅无能逢。 毋乃青溪上,景纯昔所从。 其南夹双阙,阊阖来天风。 霞标出其间,倒影移西东。 何时明月夜,鸾凤鸣雍雍。 远人肯到此,气巳超凡庸。 缅怀老聃言,顺物守以冲。 讵必骖琅舆,真入云天中。

复制 阮元 《游天台桐柏宫观琼台双阙(甲子)》

丁丑九月十一日谒南岳庙遂登祝融峰顶(丁丑)

形式:

潚江夜雨连湘潭,午晴云气馀秋炎。 南行不似重九后,风和川静如春酣。 山村竹坞路百转,再宿始到南岳南。 入庙拜神谢且祷,今年有雨无不甘。 更愿神功福三楚,丰年屡协鱼旟占。 馀闲跻胜上石廪,群峰按图相问探。 磴高岭仄下马走,逐队扶过肩舆篮。 天门叠石作壁垒,上封铸铁为瓦檐。 飞流直下绝涧底,千年不卷珍珠帘。 风高气紧杀凡木,但能拥肿生松杉。 摄衣步上祝融顶,云开石出何巉巉。 七十二峰四千丈,眼底一一森青尖。 昔闻湘中望衡岳,舟行能识九面岩。 我今远从岩上立,那见叶叶湘中帆。 惟见带水自转折,一条白气相吞涵。 苍梧地荒禹迹远,山中近事差可谈。 少陵侧身叹朱凤,昌黎掷珓多忧谗。 邺侯结庐在何处,烟霞留与张文潜。 南轩新安雪中住,直同文定通洛濂。 此外仙释殊不少,我心钝拙安能参。 ?嵝有碑索不得,奇文曷出杨升庵。 名山自念久游历,岁月动与行踪添。 嵩高二室昔祷雨,泰岱日观早具瞻。 朅来双鬓虽末白,霜色强半生我髯。 登峰幸斗腰脚健,不扶银鹿身犹堪。 鸿雁若回试寄语,吾于五岳今登三。

复制 阮元 《丁丑九月十一日谒南岳庙遂登祝融峰顶(丁丑)》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