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
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
谁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林中有我空寂的僧舍,阶下是那连绵的终南。 高卧在绳床之上,放跟望天地之间。 浮云处处幻灭,飞鸟几时飞还。 问义时天人相接,无心间世界清闲。 有谁知这真正的隐者,让我们兄弟追随相伴。

注释

青龙寺:位于长安之东南,《长安志》:“南门之东青龙寺,本隋灵感寺,开皇二年(公元582年)立。”青龙寺北枕高原,前对南山,为登眺之绝胜之地。 空寂舍:僧人所住的房子。《维摩经》:“毕竟空寂舍。”鸠摩罗什日:障蔽风雨,莫过于舍;灭除众志,莫过于空。空为理宗,以为常宅也。 六合:天地四方。 飞鸟何时还:这一句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句意。 大隐者:不拘归隐形式而心意真正隐遁的隐者。王康琚诗云:“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诗是唐代名相王缙所作的一首诗,流露出了诗人欲做一个不拘于外在形式、而求心灵解脱的大隐者的心理,同时这也是诗人在仕与隐之间艰难抉择之后的结果。 王缙出生在一个信奉佛教的家庭。其母、其兄及其本人佛教信仰极深。然而王缙一生又一直做着大官。如何解决这仕与隐、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王缙找到了一条途径,即做一个不拘外在形式、而求心灵解脱的大隐者。这首游青龙寺的诗作便表现这种倾向。青龙寺,原本是远离长安城的一个清静之所,但王缙却不写它的僻静。诗中先是烘托隐者的气度,然后以浮云与飞鸟写世界的喧嚣,再写这位大隐者由于得道而与天地相通,既然他无心于人事,那不论他身处何方,都会是清静的境界。王缙借昙壁上人写出自己的理想。这是中国化了的佛教信仰态度,它使世人想起六祖慧能对佛教修持方式所提出的革新主张:“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坛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缙介绍和王缙诗词大全

诗人:王缙

唐河东人,祖籍太原祁县,字夏卿。王维弟。连举草泽及文辞清丽科。少好学,与兄维俱以文名。累授侍御史、武部员外郎。安史之乱时任太原少尹,佐李光弼守太原,以功加宪部侍郎,迁兵部。代宗广德二年,拜黄门侍郎、同......
复制作者 王缙
猜您喜欢

虞美人 佛手柑

形式:

额黄染甲宫鸦皱。书法夸筋瘦。凭将背痒试麻姑。且结莲台真印、礼南无。 色香兼味都超绝。弹指霏轻雪。玉纤频屈数将归。按透断纹如啮、十三徽。

复制 顾贞观 《虞美人 佛手柑》

玲珑四犯 用史梅溪韵代送

形式:

万斛闲愁,问小艇如梭,能载多少。凤去台空,俊赏昔游重到。请解半刻离襟,暂领略、布帆清晓。看无言事去,江山有泪,春归花草。 客中最易添凄惋,便登临、莫伤怀抱。怨将身作秦楼月,移共秦淮照。此意重感殷勤,判寂寂、广寒人笑。倩旧时王谢,堂前燕子,诉伊知道。

复制 顾贞观 《玲珑四犯 用史梅溪韵代送》

兰陵王 江行,用史梅溪韵

形式:

片帆侧。斜倚轻衫雪色。凝眸倦、清镜窈然,隐约仙娥泛寒碧。霜林泪丝织,翻作春红靓饰。空蒙外、多少远山,犹是青螺黛痕积。移时共兰鹢。正乍展香襟,旋散瑶席。佩珠许傍宫腰摘。 更瑞锦分系,宝钗亲嘱,衍波笺字莫漫湿。附蘋末吹入。岑寂。又如昔。向洛渚遗尘,步袜重觅。鸳鸯飞去头俱白。奈踏浪难稳,鄣风无力。水云天远,只此意,怎忘得。

复制 顾贞观 《兰陵王 江行,用史梅溪韵》
类型:

满江红 中秋直院

形式:

凤纸中宵,亲捧出,九天珠玉。只少个,添香侍史,对燃官烛。绛节高随银汉转,红檐不定金波浴。乍因风,吹得到人间,霓裳曲。 丛桂树,家山绿。归梦好,残更促。又宫壶滴罢,晓钟相续。蓬勃鹊炉三殿敞,扑琅鱼錀千门肃。量圣朝,无阙更无人,青蒲伏。

复制 顾贞观 《满江红 中秋直院》

解佩令 · 小姑山水

形式:

江涛似雪。江花似绣。拜娉婷、众山回首。一点烟鬟,被日夜、西风吹瘦。屹冰霜,大姑相守。 鼓残瑶瑟。沥残芳酎。趁潮平、密祈神佑。应笑疏狂,向水国、漫寻红豆。梦吴城,小龙女否。

复制 顾贞观 《解佩令 · 小姑山水》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