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
创立基业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振兴汉室。
等到丞相诸葛亮的帮助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
最凄惨的还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注释
诗题下原有注:“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天下英雄:一作“天地英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势分”句: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
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此代指刘汉帝业。“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相:此指诸葛亮。
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贤明,不能守业。
“凄凉”两句:刘禅降魏后,东迁洛阳,被命为安乐县公。魏太尉司马昭在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感慨,独刘禅“喜笑自若”,乐不思蜀(《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首联写先主庙堂威势逼人,颔联赞刘备的英雄业绩,颈联为刘备功业未成、嗣子不肖而叹息,尾联感叹后主亡国。全诗措词精警凝炼,对仗警辟工整,风格沉着超迈,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这首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

  首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挺拔。细品诗意,其妙有三:一、境界雄阔奇绝。“天地”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之胸臆。二、使事无迹。“天地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禹锡仅添一“气”字,便有庙堂气象,所以纪昀说:“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三、意在言外。“尚凛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用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自不待言了。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刘备起自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几经颠扑,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实在是得之不易。建立蜀国以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中国,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是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此诗题下诗人自注:“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这是借钱币为说,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这一联的对仗难度比较大。“势分三足鼎”,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业复五铢钱”纯用民谣中语。两句典出殊门,互不相关,可是对应自成巧思,浑然天成。

  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功业之不能卒成,为之叹惜。“得相能开国”,是说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生儿不象贤”,则说后主刘禅不能效法先人贤德,狎近小人,愚昧昏聩,致使蜀国的基业被他葬送。创业难,守成更难,刘禹锡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特意加以指出。这一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正反相形,具有词意颉颃、声情顿挫之妙。五律的颈联最忌与颔联措意雷同。此诗颔联咏功业,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且颔联承上,颈联启下,脉络相当清晰。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一天,“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尾联两句当化用此意。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决非偶然。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

  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诗人咏史怀古,其着眼点当然还在于当世。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像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这使人感慨万千。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蜀先主就是蜀汉昭烈帝刘备。蜀先主庙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县东)白帝山上,刘禹锡曾于公元821—824年间任夔州刺史,此诗当作于此时。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先主刘备英雄气概充满天地,千秋万代一直令人肃然起敬。 建国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汉室振兴。 拜诸葛亮为丞相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 最凄惨的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注释

蜀先主:即汉昭烈帝刘玄德。诗题下原有注:「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天地英雄:一作「天下英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孟德曾对刘玄德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势分三足鼎」句:指刘玄德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 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西元前一一八年)铸行的一种钱币。此代指刘汉帝业。 「业复五铢钱」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东汉初年,光武帝又依照马伏波的奏议重铸,天下称便。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喻刘玄德想复兴汉室。 相:此指诸葛亮。 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句:蜀汉后主降魏后,被东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魏太尉司马子上在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旁人见了都为后主感慨,独后主「喜笑自若」,乐不思蜀(《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首联写先主庙堂威势逼人,颔联赞刘备的英雄业绩,颈联为刘备功业未成、嗣子不肖而叹息,尾联感叹后主亡国。全诗措词精警凝炼,对仗警辟工整,风格沉着超迈,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刘后村《后村诗话》:刘梦得五言如《蜀先主庙》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七言如)《哭吕温公》云:「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金陵怀古》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诗雄浑老苍,沉着痛快,小家数不能及也。 方虚谷《瀛奎律髓》:梦得此诗用「三足鼎」、「五铢钱」,可谓精当,然末句非事实也。蜀固亡矣,魏亦岂为存哉? 查初白《初白庵诗评》:中两联字字确切,惜结句不称。 黄九烟《唐诗快》:五字有千钧之力(首句下)。先主有知,亦当泪下(未句下)。 方虚谷《瀛奎律髓汇评》:纪昀:句句精拔。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后四句沉着之至,不病其直。许印芳:凡祠庙坟墓等题,总宜从人着笔,不可引纠缠祠墓。盖祠墓是公共之物,略用关合足矣。人是木题正位,宜用重笔发挥,乃合体栽。如此诗全说先主,于「庙」字无一语道及,而起结皆扣住「庙」字。起语足从庙貌看出,结语则以魏官对照蜀庙也。 余成教《石园诗话》:《先主庙》云:「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论断简切。 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前写先主英雄,何等气概!后及后左昏暗,致堕先业,而蜀妓之舞,正其明证,足为后主之殷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禹锡介绍和刘禹锡诗词大全

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复制作者 刘禹锡
猜您喜欢

金陵秋夜与彭寅之汤子重步月

形式:

双阙深沉夜向阑,碧天露下葛衣单。 风吹急柝严城闭,月照行人古道寒。 往事悠悠歌凤去,青山靡靡识龙蟠。 壮怀万里同游在,满目风烟引剑看。

复制 文徵明 《金陵秋夜与彭寅之汤子重步月》

鹧鸪天 秋月

形式:

滟滟溶溶缺又盈。 秋清寒重转分明。 玉关羁雁年年度,桂殿寒潮夜夜生。 积玉气,溢金精。 照人离别更多情。 长风不断吹秋色,何处江楼有笛声。

复制 文徵明 《鹧鸪天 秋月》

蝶恋花 惜花

形式:

花事阑珊春欲老。 雨洗风吹,一夜都如扫。 檀板不闻樽不倒。 油栏辜负倾城笑。 我试撩君君不报。 君自无情,得我旁人恼。 花若有知花亦懊。 明年定不虚开了。

复制 文徵明 《蝶恋花 惜花》

鹧鸪天 芙蓉

形式:

抹玉凝脂洗翠翘。 幽芳偏向曲池坳。 锦城月落春常在,仙掌风微露未消。 扬桂楫,倚兰桡。 涉江无那美人遥。 自家闲淡甘迟暮,不逐东风一样飘。

复制 文徵明 《鹧鸪天 芙蓉》

鹧鸪天 秋风

形式:

拂草扬波复振条。 白云千里雁行高。 时飘坠叶惊寒雨,还入长松卷夜涛。 情漠漠,意潇潇。 缣帷纨扇总无聊。 潘郎愁鬓添清雪,满镜萧疏,怕见搔。

复制 文徵明 《鹧鸪天 秋风》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