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夫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想念你啊!想念你,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当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注释
妾:旧时女子自称。
吴:指江苏一带。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此诗突出的特色表现在句法上。全诗四句的句法有一个共同处: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在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有变化。“夫戍边关——妾在吴”,这是由相对的两层意思构成的,即所谓“当句对”的形式。这一对比,就突出了天涯相隔之感。这个开头是单刀直入式的,点明了题意,说明何以要寄衣。下面三句都从这里引起。“西风吹妾——妾忧夫”,秋风吹到少妇身上,照理说应该引起她自己的寒冷之感,但诗句写完“西风吹妾”一层意思后,接下去不写少妇自己的寒冷之感,而是直接写心理活动“妾忧夫”。前后两层意思中有一个小小的跳跃或转折,恰如其分表现出少妇对丈夫体贴入微的心情,十分形象。此句写“寄衣”的直接原因。“一行书信——千行泪”,这句通过“一行”与“千行”的强烈对照,极言纸短情长。“千行泪”包含的感情内容既有深厚的恩爱,又有强烈的哀怨,情绪复杂。此句写出了“寄”什么,不提寒衣是避免与下句重复;同时,写出了寄衣时的内心活动。“寒到君边——衣到无?”这一句用虚拟、想象的问话语气,与前三句又不同,在少妇心目中仿佛严冬正在和寒衣赛跑,而这竞赛的结果对她很关紧要,十分生动地表现出了少妇心中的操心。这样,每一句中都可以划一个破折号,都由两层意思构成,诗的层次就大大丰富了。而同一种句式反复运用,在运用中又略有变化,并不呆板,构成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语气。声调对于诗歌,比较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具有更大意义。所谓“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嗟叹”、“永歌”都是指用声调增加诗歌的感染力。试多咏诵几遍,就不难领悟这种一唱三叹的语气在此诗表情上的作用了。

  构成此诗音韵美的另一特点是句中运用复字。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词的重复。但是,有意识地运用复字,有时能使诗句念起来朗朗上口、动人心弦,造成音乐的美感。如此诗后三句均有复字,而在运用中又有适当变化。第二句两个“妾”字接连出现,前一个“妾”字是第一层意思的结尾,后一个“妾”字则是第二层意思的起始,在全句中,它们是重复,但对相联的两层意思而言,它们又形成“顶针”修辞格,念起来顺溜,有“累累如贯珠”之感,这使那具有跳跃性的前后两层意思通过和谐的音调过渡得十分自然。

  而三、四两句重叠在第二、第六字上,这不但是每句中构成“句中对”的因素,而且又是整个一联诗句自然成对的构成因素,从而增加了诗的韵律感,有利于表达那种哀愁、缠绵的深情。

  此外,第一人称的表现手法也值得提出。诗中的“妾”(古代女子自我称呼)当然并不等于作者自己。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并完全用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通过寄衣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从念夫,到秋风吹起而忧夫,寄衣时和泪修书,一直到寄衣后的挂念,生动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此诗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来表现主题,是运用得比较成功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陈玉兰

陈玉兰 生卒年不详。唐代吴(今江苏苏州境内)人王驾之妻。有《寄夫》诗广为传颂。 ...
复制作者 陈玉兰
猜您喜欢

齐天乐 沃洲陈春棹济燮倡寸鱼园十咏诗徵和,得凌虚台

形式:

画台插汉高何极,临来下疑无地。 槛曲虹垂,檐虚霞构,天影澹交金翠。 春深罗绮。 护弱柳攕花,东风偷避。 歌舞飞仙,更还知否有尘世。 阑干徙倚,望远乱峰千叠,并都是云气。 暝霭青浮,夕阳红划,点点雁痕明字。 吟魂荡未。 定醉倒璚船,相邀月姊。 平楚苍茫,万声何处起。

复制 叶九苞元壁 《齐天乐 沃洲陈春棹济燮倡寸鱼园十咏诗徵和,得凌虚台》

卜算子 赠别张灿文

形式:

隔岸柳犹眠,对面孤帆远。 说与君心慎莫醉,世事如巉巘。 忆昨会连宵,难忍今离散。 两地相思唯此杯,饮罢江天晚。

复制 叶鹤栖 《卜算子 赠别张灿文》

集归去来辞字为诗追次坡公韵三首 其一

形式:

涉世知无策,还乡路可寻。 孤行聊自善,万感复何心。 云岫遥扶杖,风泉远入琴。 东皋清绝径,容易得登临。

复制 叶肇梓 《集归去来辞字为诗追次坡公韵三首 其一》

集归去来辞字为诗追次坡公韵三首 其三

形式:

不悟今时是,安知昨日非。 泉飞还入壑,云化复成衣。 引酒寄情远,抚琴得趣微。 晨窗观去鸟,日尽自归飞。

复制 叶肇梓 《集归去来辞字为诗追次坡公韵三首 其三》

集归去来辞字为诗追次坡公韵三首 其二

形式:

富贵求焉得,耘耔乐有期。 归与无不可,行矣欲何之? 独酌向庭菊,孤怀寄赋诗。 息交聊自远,畴复是心知。

复制 叶肇梓 《集归去来辞字为诗追次坡公韵三首 其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