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别友人二首

【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其二】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银烛吐着缕缕青烟,金杯对着盛筵美宴。 离堂上思念朋友情,分别后山川路途远。 明月隐蔽高树之后,银河消失曙色里面。 前往洛阳道路漫长,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其二】 紫色边塞隔断白云,春天时节明月初升。 面对如此美酒良辰,遭逢别离惆怅满胸。 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滴尽水珠叮咚。 思君念君想赠什么?献书论政是我初衷。

注释

银烛:明亮的蜡烛。 绮筵:华丽的酒席。 离堂:饯别的处所。 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句:说明这场春宴从头一天晚上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清晨。长河,指银河。 悠悠:遥远。 洛阳道:通往洛阳的路。 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 青春:此指春天。 滴沥:形容滴水。 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徵求天下才士,东方曼卿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陈拾遺在光宅元年(西元六八四年)以布衣身份,诣阙进上《谏灵驾入京书》和《谏政理书》,可谓上了「大臣书」。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春夜别友人二首》是唐代诗人陈拾遺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西元六八四年)春。第一首诗写作者第一次离开家乡赴东都洛阳告别宴会上的场景,充满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第二首诗同样作于告别宴会,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倾吐其为国建功立业的宏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唐詩廣選》:田子藝曰:八腰字皆仄,不覺其病,然亦當戒。蔣仲舒曰:起語奇拔,後來岑參多用此。 《唐詩選》:蔣一葵云:五、六語佳,第「明月」「長河」似秋夜,不見舂景。 《唐詩直解》:蔣仲舒以「明月」一聯似秋夜,不知「隱」字內已有春在。或以八腰字皆仄爲病,若將平聲換去「隱」字,有何意味! 《唐詩評選》:雄大中饒有幽細,無此則一笨伯。結寧弱而不濫,風範固存。 《唐律消夏錄》:清晨送別,乃於隔夜設席飲至天明。此等詩,在射洪最爲不經意之作,而後人獨推之,何也?此詩不用主句,看他層次照應之法。射洪識見高超,筆力雄邁,胸中若不屑作詩,即一切法若不屑用,故讀者一時難尋其端倪,及詳繹之,則縱橫變化之中,仍不失規矩準繩之妙。此文章中之《國策》《史記》也。唐人清曠一派,俱本乎此。 《唐詩矩》:全篇直敍格。拈著便起興,體極佳。明月已隱高樹,長河又沒曉天,別思之急可知。用「已」、「又」二字分背面,謂之背面對,使不知此對法,未有不以「隱」,「沒」二字爲重復者矣。用「此會」二字綰住起處,寫景方有著落。此題有一首,「春」字在第二首見,昔人病其五、六不切春景,終管窺之論也。 《唐詩成法》:五六是秋夜,非春夜,斷不可學。若易「明月」、「長河」作「柳月」、「華星」,庶可耳。六句句法皆同,此亦初唐陳、隋餘習,盛唐不然。 《五七言今體詩鈔》:從小謝《離夜》一首脫化來。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先生曰:第四極作意語,亦乃蒼然。「吐」、「隱」、「沒」字眼俱高。顧在此家已關深刻,緣其氣爽,仍是渾然。評:第四乃豫道征途閲歷,是空際設想語。五、六由昏達旦,啓行在即。結黯然神傷,凄其欲絶。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陈子昂介绍和陈子昂诗词大全

诗人:陈子昂

唐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射洪)人,字伯玉。陈元敬子。曾任右拾遗,後人因称「陈拾遗」。出身豪族,少任侠,成年後发愤攻读。唐睿宗文明元年(西元六八四年)登进士第(此据赵儋《故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按《唐才子传·......
复制作者 陈子昂
猜您喜欢

题何子贞篆册为赵生仲举

形式:

猿叟篆势天下奇,如藤如铁如蛟螭。 直将古意变斯凝,结绳而上追皇羲。 非昔先生振奇士,图书碑版兼鼎彝。 收藏此册来诧我,意我俗眼骇且嗤。 岂知我亦有奇癖,先得一本无参差。 呼樽并几发幽赏,相视莫逆穷谐嬉。 吁嗟非昔今何在,旧山楼下绝履綦。 有时篮舆过君舍,路人怪我垂涕洟。 寻常草木尚敬止,何况秘簏长留贻。 遣孤抱册忽致赠,谓于日记中得之。 苦言恻恻不忍听,展视惘惘若有思。 平生交游遍天下,名流韵士如风驰。 叶景沈潘凋谢尽,我箧不受一物遣。 森然此例在朋友,九原可鉴千夫知。 西风吹雨水荐至,遑恤己病愁民饥。 锦鲸卷还坐悲啸,空堂且咏东洲诗。

复制 翁同和 《题何子贞篆册为赵生仲举》

将之江右视筱珊侄

形式:

海程行过复江城,无限苍凉北望情。 传语蛟龙莫作剧,老夫惯听怒涛声。

复制 翁同和 《将之江右视筱珊侄》

仿石田送行图画一扇付筱珊侄

形式:

别君千万里,郑重此一揖。 不画浔阳江,琵琶大呜咽。

复制 翁同和 《仿石田送行图画一扇付筱珊侄》

赠吴儒卿时馀将入都

形式:

故人惜远别,索我一幅书。 我书虽不工,点画颇有馀。 重是故人意,抽毫复踌躇。 墨池忽放光,照我眉与须。 天地久衰飒,傫容亦瞿瞿。 嗟我四十五,发白已萧疏。 却更三数年,岂不委壑渠。 恐伤故人心,对书长欷歔。 还君白雪笺,郑重当何如。

复制 翁同和 《赠吴儒卿时馀将入都》
类型:

费屺怀太史以苏斋旧藏张公方碑见示次册中苏斋观碑等图诗三首选一

形式:

米市东偏菜市前,青棠门巷一凄然。 却从江国柧棱梦,证到兰堂塔影边。

复制 翁同和 《费屺怀太史以苏斋旧藏张公方碑见示次册中苏斋观碑等图诗三首选一》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