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空山 一作:山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这秋夜我心中怀念着你,一边散步一边咏叹这初凉的天气。
寂静的山中传来松子落地的声音,遥想你应该也还未入睡。

注释
丘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一作“邱二十二员外”。
属:正值,适逢,恰好。
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如果就构思和写法而言,这首诗还另有其值得拈出之处。它是一首怀人诗。

  前半部分写诗人自己,即怀念友人之人;后半部分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诗人所怀念之人。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衬映的。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紧扣上句。“散步”是与“怀君”相照应的:“凉天”是与“秋夜”相绾合的。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

  接下来,作者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飞驰到了远方,在三、四两句中,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而这三、四两句又是紧扣一、二两句的。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遥承“秋夜”、“凉天”,是从眼前的凉秋之夜,推想临平山中今夜的秋色。第四句“幽人应未眠”,则遥承“怀君”、“散步”,是从自己正在怀念远人、徘徊不寐,推想对方应也未眠。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从前两句生发,而又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因此,在诗人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像王播的《题木兰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就属于前者。而这首韦应物的怀人诗,则属于后者。现代的电影艺术,有时采用叠影手法来处理回忆与遥想的镜头,有时使银幕上映出两上或两个以上的画面,使观众同时看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或时间里出现的不同场景。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正与此相同。它使读者在一首诗中看到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作者身边之景,也看到作者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连在一起,说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对,故人虽远在天涯,而想思却近在咫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韦应物介绍和韦应物诗词大全

诗人: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
复制作者 韦应物
猜您喜欢

听莺阁

形式:

春催金谷晓,一望百花齐。 不作辽西梦,从渠着意啼。

复制 唐顺之 《听莺阁》

冬至南郊

形式:

明王敦大报,泰畤礼神君。 位以南离正,宵从甲子分。 月临太乙馆,星动羽林军。 除道疑登岱,鸣箫异度汾。 声容六变合,海岳百灵纷。 封检微题字,屏帷悉画云。 神光人共见,天语帝亲闻。 盛迹谁能赋,多惭扈从群。

复制 唐顺之 《冬至南郊》

赠仪真沙君

形式:

葭菼苍苍水国秋,高楼明月古杨州。 二十四桥云雾里,看君骑鹤上天游。

复制 唐顺之 《赠仪真沙君》

双寿图歌为叚翁作

形式:

是谁写此大椿树,爪牙缩张相攫吞。 轮菌偃蹇据绝壁,气凌万木皆儿孙。 似鼻似口挺奇干,半枯半嫩蟠灵根。 千年神物照魑魅,满山精怪争崩奔。 树上悬泉始一线,飞洒树里成千片。 匡庐瀑布不可寻,忽向今朝眼中见。 立石复似五老峰,云气模糊露头面。 可怜此树与云石,苍然一色谁能辨。 石间异草何其多,紫芝伏兔森交罗。 仙萱自是百草长,绯葩翠叶呈婀娜。 上承老树赖嘉荫,亦如松柏挂女萝。 萧然相伴岁月晚,长养齐沾雨露和。 吾乡叚翁住东郭,夫妻七十鬓未秃。 翁家犹子擅丹青,手挥绢素为翁祝。 一枝一茎亦有情,五百春秋递相续。 请翁披图应自笑,形固可使如槁木。

复制 唐顺之 《双寿图歌为叚翁作》

副总兵马芳芳陷虏中十二年而归在虏中亦称为

形式:

穹庐元以射雕称,一骑常先万马腾。 意气肯甘胡地老,勋名终属汉坛登。 斫残右臂方挥刃,殪尽追锋未释冰。 归自虏中还破虏,古来名将亦谁曾。

复制 唐顺之 《副总兵马芳芳陷虏中十二年而归在虏中亦称为》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