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 · 边草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时。戍边的兵士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万里处处月明。明月啊,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肠断欲绝。

注释

调笑令:词牌名。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词调名盖本唐曲。此调为单调,八句,三十二字。第四、五句押平声韵,其余各句均押仄声韵。其中第二句叠用第一句,第七句叠用第六句,第六句颠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 边草:边塞之草。此草秋天干枯变白,为牛马所食。 尽:死。 雪晴:下过大雪后放晴。 月明:月色皎洁。 胡笳(jiā):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汉魏鼓吹乐常用之。 绝:极,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词的前三句以咏草起兴,点明边地环境,又以“草尽”喻“兵老”,设喻新颖。以下两对句依旧写景,以“雪晴”、“月明”衬托戍卒的乡思。末句摹声,写胡笳声传入戍卒耳中后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愁绝”二字为词眼,将戍卒戍边的愁苦之情和盘托出。这首词以比兴手法和明白如话的语言,将荒凉苦寒的边疆、戍边士兵无穷的愁怨寄于广漠夜空的凄凉胡笳声中,揭示了中唐边防吃紧的现实和民间以戍边为苦的社会心理。《调笑令》原来是酒席上的酒令,作者用它来写边事,开了边塞词的先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戴叔伦介绍和戴叔伦诗词大全

诗人: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
复制作者 戴叔伦
猜您喜欢

扬州月夜闻杜鹃

形式:

有怀不能寐,策杖临高台。 天宇何寥寥,江明烟树开。 满城歌吹歇,夜半杜鹃来。

复制 吴周 《扬州月夜闻杜鹃》

游招隐山六洞

形式:

攀陟情忘疲,洞壑洵回邅。 朝阳开霏微,夕景映澄鲜。 菡萏不可见,白雀徒空传。 窈窕北牖室,演漾南华泉。 虚窦显向背,隐磴潜亘绵。 蔽亏欺日月,藏纳杳云烟。 削凿太华小,淡瀩神岛连。 偶然二仪创,遂夺万古妍。 寓真赏非一,寻异怀屡迁。 浩荡观物化,聊谢区中缘。

复制 吴光 《游招隐山六洞》

游虞山韶音洞

形式:

探奇寻古峤,巘窦临清濑。 空谷响易奔,万窃感竽籁。 苔藓映崩壁,竹柏翳丛荟。 冬夏鸣瑟商,昏旦变明霭。 眷邈苍梧巡,逶迟翠华迈。 骖虬纷?嵼,羽斿森晻蔼。 揽袂南熏亭,天风动衣带。 月皓清湘流,云空九疑外。 抗缅千载前,踌躇发深概。

复制 吴光 《游虞山韶音洞》

登昭州城楼即事

形式:

两江穿石壁,叠嶂倚孤城。 舟向猿边下,人于鸟上行。 岩幽谷雾暝,野旷戍烟平。 薄暮楼笳发,栖栖旅客清。

复制 吴光 《登昭州城楼即事》

泊湘口二妃庙是潇湘二水会处

形式:

泛楫楚江曲,辍棹潇湘涯。 天水互澄廓,矧逢清秋时。 霜明沙渚净,露寒岸草滋。 芳蘅被长薄,修篁映素漪。 月华临夜空,青山窈多姿。 帝子渺何许,㛹娟远水湄。 逶靡回翠旌,仿佛骖文狸。 苍梧白云去,洞庭丹枫衰。 美人期不还,日落愁参差。 眷彼湘竹吟,踌躇有馀悲。

复制 吴光 《泊湘口二妃庙是潇湘二水会处》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