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岩记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间,拔奇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虚。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吴县东面没有山,只在城西,山峰联在一起,山岭相叠,数量诸多;山势有起有伏,而灵岩就在其中,拔奇挺秀,像是不肯和其他山峰混为一伍。远望过去,都知道灵岩与众不同。 从山下往上走,有一座亭,在半山,大概建在这里,路人不必费太多体力就可以在此稍事休息;由亭往上,有一处幽深曲折的洞,有人说是西施洞;这里还有旺盛的泉水,相传是西施濯花之处,这里都是过去吴王夫差宴游的遗迹了。其上有草堂,可以宿息;有琴台,站在那里可以远眺四周;有轩,可以看到对面的洞庭山,轩名抱翠。有阁,可以俯瞰太湖水波,阁名涵虚;虚明动荡,因此称为奇观阁。吴郡最美的山是灵岩,而灵岩最美的地方,则是此处了。 我是吴县人,来这个地方很多次。但是每次灵岩似乎都将幽境胜景隐藏了起来,因此看不到山色的美,也找不有什么不好来,也许灵岩是存心鄙视我这样浅薄的人吧。今年春天,我跟随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介公和其他十个客人再来游玩。爬到了高处,优美的山景主动出现了;进入深山,奇石自然出现了;山间雾气也为之舒展,杉树桧树也随风起舞。灵岩山,大的,小的,明显的,不明显的景色,都争着显现出它们的姿态,不再隐藏起来,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才开始明白,其实过去并不了解。 山的景致不同与寻常,尚且能待人来看,更何况人不同与常人呢?饶公观看景色有得,命随同的客人赋诗,嘱咐我为之记。我说:“天下诡奇的地方不多,而人也并非每次登山都能体会到登临的乐趣。山被人欣赏,而人欣赏山,两相成映。现在灵岩是名山,诸位是名士,想必真是互相不负其名。难道是偶然吗?是因为人们看到风景而心中理解,景物被领略到而理趣得以被体会吧。而我不过是粗陋的人,也跟随其中有所体会,不也是一种幸运吗?我是这里面最年轻的,不敢推辞执笔为记的任务,这样也可以私下将这份幸运记录下来”。同行的十个人是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和吴陵刘胜。

注释

灵岩:山名,又称砚石山,在江苏苏州西南,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有古迹多处。 吴城:吴县县城。吴县、苏州在同一治所。 纷纷靡靡:众多而富丽。 若:像是。列:排列在一起。 咸:都。有异:有特殊之处、与众不同。 节:节省。行者:路人。 窈(yǎo)然:深远曲折。 西施:春秋末越国美女。越王勾践把她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 泓(hóng)然:形容水量大。 浣(huàn)花池:相传为西施濯花之处。 容:供,让。栖迟:宿息。 周眺览:向四周远看。 轩(xuān):有廊的房屋。直:当,对着。洞庭:山名,在今苏州西南太湖中。 具区:太湖的古称。 用:因此。号:称为。 “专此”二句:意谓吴郡最美的是灵岩山;灵岩山最美的是奇观阁。专:独一。 亟(qì):屡次。甚亟:次数甚多。 每:每每,常常。匿幽閟(bì)胜:把幽境胜景都隐藏闭塞起来。 莫可搜剔:意谓找不到幽胜佳境,也挑剔不了差错。 “如鄙”句:谓好像灵岩山存心鄙视我这样的浅薄的人。 淮南行省:张士诚在苏州称吴王(1363—1367)后,仿元代行省建制,设淮南行省,地处当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参知政事:行省的副长官。饶公,名介,字介之,自号华盖山樵,临川(今属江西)人,元末自翰林应奉出佥江浙廉访司事,张士诚称吴王后,任饶介为淮南行省参知政事。吴亡,被俘处死。有《右丞集》。客:门客,幕僚。 “升于高”四句:承上二句,意谓由于饶介这位长官来游,灵岩山就大显殷勤,登高山,就让优美山景自然出现;进深山,就让奇石突然出现。“悠然”,自在的样子。“奥”,深,指山的深处。 氛岚:山间雾气。蹇(jiǎn)舒:舒展。 杉:杉树,乔木。桧(guì):也叫圆柏、桧柏,常绿乔木。 幽显巨细:不明显的,明显的,大的,小的。 厥状:它们的姿态。 披:打开。豁:敞亮。呈:显出。露:显露。 隐循:隐蔽躲闪。 “然后”句:意谓这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开始明白,过去一向并不了解。 公:指饶介。顾瞻:观看。顾,回头看;瞻,向上或向前看。 属(zhǔ):通“嘱”,嘱咐。 诡奇:奇异。 “有其地”三句:大意是说,山被人欣赏,人欣赏山,是相应的。有这样的山而遇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都不能完全获得游览的快乐。其:这个,这样的。夫:这个。 须:待。值:遇。 目领:眼睛看到、接受。心解:心里理解。 景会:景物被领会到。理得:理趣被体会到。 “顾非”句:看起来不是一种幸运吗。欤:疑问助词。 为客:意思是算作饶介的一个门客;这是谦词。少:年龄小。 私识(zhì)其幸:私下里记着这种幸运。“识”,记。 淮海秦约:字文仲,太仓(今属江苏)人,郡望淮海。明初应召拜礼部侍郎,因母老辞归。后来再赴京城做官,因年老难以任职,为溧阳教谕。诸暨姜渐:诸暨(今属浙江)人,元代末年客居吴郡,张士诚为吴王,任为行省从事,不久以病辞职。明初为太常博士。河南陆仁:字良贵,号樵雪生,又号乾乾居士,河南人,客居昆山,是在野的大名士。会稽张宪:字思廉,号玉笥生,山阴(古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人。张士诚为吴王时,任为枢密院都事,吴亡,隐名遁世。天台詹参:其人未详;“天台”,今属浙江。豫章陈增:其人未详;“豫章”,今江西南昌。吴郡金起,其人未详。金华王顺:其人未详;“金华”,今属浙江。嘉定杨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陵(今属四川),生长吴郡。张士诚为吴王,任为丞相府记室;明初任山西按察使。他与高启、张羽、徐贲齐名,称明初吴中四杰。吴陵刘胜:其人未详。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游灵岩记》是明代文学家高启所写的一篇散文。全文文辞清丽,字句整饰,意在言外。明为游记,却不着意于正面记叙此次游山的历程;明是应命之作,却饱含讥讽挖苦之意。文中巧妙地表现了作者鄙夷权贵,不尚功利,洁身自好的志向。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成员董扶其:高启为人孤高耿介,其文一如其人,以此论之,本文的奇特之处,正在于借山写人。灵岩山的“若不肯与众峰列”,实际上体现了作者为人的孤高性格,表现出不愿与名宦为伍的高尚情操。(《中国游记鉴赏辞典》)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高启介绍和高启诗词大全

诗人: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
复制作者 高启
猜您喜欢

寂寞行(甲午)

形式:

寂寞复寂寞,四壁归来竟何托。 男儿不肯学干时,终当饿死填沟壑。 布衣甘蹈湖海滨,饥来乞食行负薪。 不然射猎南山下,犹胜长安作贵人。

复制 朱彝尊 《寂寞行(甲午)》

平陵东(丙戌)

形式:

平陵东,蒿艾蓬。 尔为谁,劫义公。 摐者金,伐者鼓。 缚义公,大旗下。 帐前力士头虎毛,传呼欲下五尺刀。 如可赎,君归卖白马,我归卖黄犊。

复制 朱彝尊 《平陵东(丙戌)》

村舍二首 其一 (乙酉)

形式:

村舍有牛宫,架以曲尺木。 牸牯盈四三,恋此共泥伏。 牧童驱使行,跨之上原陆。 日夕齐下来,各自舐其犊。 吾生命不辰,早岁去邦族。 父母谓他人,安敢望拊畜。 吁嗟犊不如,寝讹从所欲。

复制 朱彝尊 《村舍二首 其一 (乙酉)》

五月丙子侍宴保和殿恭纪二十四韵(辛酉)

形式:

柱下随周史,琴边听舜歌。 庙谟神策胜,荒服远人过。 葱岭车书接,条支部落多。 邮签几重译,贡使百明驼。 黄帕开封速,花砖视日趖。 九宾齐脱剑,一士许鸣珂。 乍橐螭头笔,还衣凤尾罗。 逶迤缘幔阁,踧踖步銮坡。 天半闻清跸,尘中隔绛河。 班联小侯近,礼异叔孙苛。 粔籹官庖出,葡萄塞马驮。 壶冰淘紫苣,山叶裹琼禾。 割肉容臣朔,倾心到尉佗。 上云留丽曲,深雍舞蛮靴。 喜溢龙颜甚,衰惭鹤发何。 见知真特达,矢报尚蹉跎。 怀核披香案,分酮太液波。 自然蠲暍暑,直觉去沉疴。 烟净高城柳,风传别殿荷。 景犹长北至,序正秩南讹。 帝治原无外,皇居信有那。 万方皆属国,六诏敢横戈。 洱海兵将洗,苴兰石可磨。 宣功宜作颂,圣德迈元和。

复制 朱彝尊 《五月丙子侍宴保和殿恭纪二十四韵(辛酉)》
类型:

送王赞善 视浙江学政二十韵(乙丑)

形式:

京国沙堤旧,娄江甲第临。 世家唐宰相,经术汉儒林。 早射匡时策,先鸣正始音。 才华王轹谢,诗笔沈兼任。 偶出辞温树,重来玩薜禽。 瑶山开四照,丹地拔千寻。 朵殿新篸管,储端每献箴。 询谋公望最,眷顾主恩深。 持节巡江介,观风采会吟。 色丝能辨石,爨火定收琴。 洞壑包三九,图书足古今。 湖光仙棹叠,岚翠戟门侵。 紫笋茶教瀹,乌巾酒待斟。 词场输藻镜,交谊重苔岑。 十载逢青眼,相于惬素心。 别筵愁衮衮,嘶骑去骎骎。 苑雪花犹积,官桥柳未阴。 怀归贪倚著,投分忘升沉。 送送情何极,劳劳思不禁。 还期承盖处,乡曲共题襟。

复制 朱彝尊 《送王赞善 视浙江学政二十韵(乙丑)》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