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小像

现代 :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心无法逃避爱神射来的神箭,我炽爱着仍遭受侵略和封建压迫的家园。 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

注释

自题小像:这首诗原无题目,诗题为作者好友许寿裳在其发表的《怀旧》一文中所加。 灵台:指心,古人认为心有灵台,能容纳各种智慧,语出《庄子·庚桑楚》:「不可内(纳)于灵台」。郭象注:「灵台,心也。」 神矢:爱神之箭。据《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记载:「丘比特是小爱神,也有人叫他做弓神,……他的箭有些是金子造的,箭头非常尖锐,凡是被射中的人,无不立刻就深深地发生了爱情。可是另外有一些箭,是用没有光彩的铅造成的,箭头很钝,那些被它射中的人,就只有彼此互相憎恨。」作者鲁迅在这里,是把中了爱神丘比特的神箭比喻为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当时帝国主义的憎恨感情。 风雨如磐:风雨,在这里指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统治。磐,扁而厚的大石。风雨如磐,比喻国家和民族灾难的深重。 故园:故国、祖国。 寄意寒星:语出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宋玉以流星比贤人。这里的寒星从「流星」转化而来。寄意寒星,是说作者当时远在国外,想把自己一片爱国赤诚寄托天上的寒星,让它代为转达于祖国人民。 荃(quán)不察:语出屈原《离骚》:「荃不察余之衷情兮」。荃,香草名,古时比喻国君,这里借喻祖国人民。不察,不理解。 荐:奉献。 轩辕:即黄帝,是古代传说中的氏族帮落酋长。《史记》记载:中国历史,是从黄帝开始的。黄帝复姓轩辕,所以轩辕黄帝被称为汉族始祖,由此引申为「中华民族」或「中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第一句作者倾吐自己内心蓄积的爱国感情,第二句叙述自己爱憎的原因,第三句总括前两句内容,并作了转折,流露出感到「同胞未醒」的苦闷忧虑,尾句是为国献身的誓言,表达了作者同帝国主义列强斗争的决心和为国捐躯的精神。全诗诚挚恳切,雄健激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锺敬文:鲁迅这首七绝,是他满腔火热的忧愤和奋斗激情的表现。而这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又是这种表现的喷火口。 茅盾:他的《自题小像》就表示了把生命献给祖国的决心。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鲁迅
猜您喜欢

立秋夜读书

形式:

烧烛摊书夜正长,一声萧瑟满林商。 不因为拂低垂苦,那遣新凉到草堂。

复制 黎崇勚 《立秋夜读书》
类型:

送鲁司理乐同先生还南郡

形式:

落落孤臣此出关,骊驹歌罢怆离颜。 风生古驿寒云断,冻合仙城朔气还。 明主自能封即墨,世人何用妒中山。 贾生前席应今日,肯任飘零楚泽间。

复制 黎崇勚 《送鲁司理乐同先生还南郡》

送湛改孺取道桂平访李亮寅明府便之湖广

形式:

携尊相送粤江头,短笛谁家动别愁。 海上流光牵锦缆,斗间文气划纯钩。 故人鸡黍花城日,异国风烟桂水秋。 此去胜游知不少,九疑七泽接西瓯。

复制 黎崇勚 《送湛改孺取道桂平访李亮寅明府便之湖广》

秋夜村居

形式:

静坐更初起,平铺露满林。 孤灯儿女梦,双杵短长心。 犬吠人俱寂,鸡鸣夜正深。 庭前霜月白,凄断砌虫吟。

复制 黎崇勚 《秋夜村居》

太仓王国相以其子来访子周都尉婿时余假寓都尉宅

形式:

倒屣迎王粲,清言得阿戎。 冰清周尉操,玉润卫郎风。 蚁泛春杯绿,莺催夕照红。 高情见交素,把袂恨飘蓬。

复制 黎崇勚 《太仓王国相以其子来访子周都尉婿时余假寓都尉宅》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