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鬓发已是斑白稀疏,独坐于屏风之间,看着红烛发出摇曳的光影照亮这寂静深夜。
在京城多年性情尽改,忽然听到春雨淋淋的声响,又重新勾起对家乡江南的思念。

注释
毵(sān)毵:毛发细长稀疏。
绛(jiàng)蜡:红蜡。
暮酣(hān):夜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独处在屋子里,独坐屏风前的所感所思。诗中寓情于景,用平淡自然的言语,抒发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全诗较短,只有四句,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

  前两句为第一个层次,主要写诗人在殿内值夜的环境。头一句写诗人值夜时坐在屏风中间,两鬓斑白,已经是五十多岁年纪的人了。人老头发首先从鬓毛白起,故日“鬓毵毵”。第二句写红蜡的烛光在夜深中摇曳跳跃。

  以上两句诗为读者描绘出一种死寂冷清的环境。从空间环境看,周围是宫墙深院,身边是“屏风围坐”,身处“重重帘幔”之中。从时间环境看,诗人已进入了“鬓毵毵”的暮年,节令已是寒食前后,春寒犹在,时间是夜深。从亮度上看,也只有一点点绛蜡的摇光。如此一点亮光,很难抵御夜深的漆黑,诗人独自一人处在这样一个时空环境里,心情上必然产生一种重压感。如此漫漫长夜,给诗人提供了一个反思的环境。

  诗的第二个层次由写环境开始自然过渡到写心境。第三句是全诗的过渡句,即由第一、二句的写环境向第四句的写心境过渡。诗人从26岁入大都为朝官,在北方生活了近三十年时间。不难想象,“京国多年”,已经习惯了北方的生活条件,可以说是作为一个南方人的常情尽改。但是,诗人的乡音不会改。如唐代诗人贺知章,虽然“少小离家老大回”,最终还是“乡音无改”。更为重要的是,诗人的江南人意识不会变,诗人的思乡情不会变。所以,诗人在“忽听春雨”之后,自然会“忆江南”。“忽听”二字不可忽略,极富感情色彩。从前三句看,诗人的反思是深沉的,心情是郁闷的,乡思是浓烈的。“忽听”使诗人的感情来个大转变,于寂寞中忽然听到春雨来临的惊喜之情跃然纸上,使其精神为之一爽。色调也开始由暗淡变为明快,这是给诗人带来向往、希望、思念的春雨。

  诗人“忆江南”,不仅仅是因为春寒犹在的北国比不上“杏花春雨江南”,而主要是因为诗人年纪老大、仕途坎坷。诗人在翰林时“承顾问及古今得失,尤委曲尽言”,“谏或不入,归家悒悒不乐”。一些同僚“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谗言一时不能奏效,“则相与摘集(虞集)文辞,指为讥讪”。在此种情况下,诗人时时想退出政坛,告老还乡。

  全诗言语平淡而自然,但却含有丰富的底蕴,浓浓思乡之情藏在淡淡哀愁之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虞集在朝廷任翰林官时所作,具体时间不详。公元1319年(虞集于延祐六年)时年49岁时,入翰林为院官,一直到元文宗在至顺三年(1332年)驾崩,诗人时年59岁,告病回乡。从诗的内容看,当为诗人任翰林官时的中后期作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虞集介绍和虞集诗词大全

诗人: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
复制作者 虞集
猜您喜欢

师泉井赞

形式:

海岛已无泉,三军几断烟。 贞诚虔拜祷,汲引任回旋。

复制 施琅 《师泉井赞》
类型:

送汤公子应荐之京

形式:

高冠长剑并嵯峨,许国筹边感慨多。 少拟过秦追贾谊,老思用赵忆廉颇。 封侯万里宁非命,募士千金岂论科。 执手离亭饶酒伴,飞扬跋扈奈君何。

复制 柳君 《送汤公子应荐之京》

观海歌

形式:

海水清,涵天浴日无垢冥。海水广,吞河吸川有消长。 海水深,蛟龙蟠伏杳难寻。海水阔,归空浩荡竟洞达。 我欲溯流穷其源,颇奈江洋不可前,谁窥浴日与涵天。 我欲控澜扬其波,力不从心可奈何,谁测吸川与吞河。 我欲浮舟问其津,百怪纷纷复芸芸,谁辨蛟龙之神。 我欲横矶濯吾足,万涛奔逐复奔逐,谁捣归墟之谷。 时维四月暂成隙,偶携故人共登剧。凭高纵眺沧溟宽,依稀欲遇乘槎客。 烛龙蒸郁海若骄,白浪茫茫山欲摇。恶风昼起鸣蹊马,瘴雾昏笼喷怒潮。 鳌使更番缩不住,蜃楼出没近犹饶。张帆怯见红旗动,鼓鬣疑将赤岸飘。 更有潢池弄兵者,连艘挝鼓西南下。扬戈顿使洪涛腥,一炬堪怜万家赭。 白骨漂流葬鱼腹,夜夜水滨新鬼哭。马上将军知不知,犹向华筵厌粱肉。 万里尧天覆帱均,海隅渺渺念吾民。寄语将军须努力,好教一战净妖氛。

复制 姚岳祥 《观海歌》

那阳山

形式:

翠微直上共游翱,万里寒光拂佩刀。 象马参差悬古石,龙蛇结屈下奔涛。 浮云不断峰阴合,旭日相将海气高。 回首蛮荒天地老,独怜铜柱古□豪。

复制 姚岳祥 《那阳山》

泵井涵清

形式:

盘据神龙吐玉涎,山灵朝暮护云烟。 直从太华分玄酒,不数牂牁占醴泉。 解愠啜甘随满腹,涓流溥利下平田。 年来我绝千金想,愿借清泠洗俗缘。

复制 姚守辙 《泵井涵清》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