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十二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许多乔木遮住西下的夕阳,我系住行船取来一捆柴薪。
静听那江边上老翁的谈话,原来都是厌恶战争的人们。

注释
江行无题:钱珝的《江行无题》共一百首,写了诗人沿江而行时的所见所闻,也写了诗人的感想。这首诗是第十二首。
翳:荫蔽。
乔木:高树。
维:系住。
束薪:一捆柴薪。
江叟:江边老翁。
厌兵:厌恶战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江行无题》组诗作品是作者被贬为抚州司马赴任途中所作。晚唐朝庭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不宁。当时,杨行密与朱全忠等在长江一带混战,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诗人对混战的军阀十分痛恨,有感而作这组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作者对军阀所进行的战争持否定批判的态度,对遭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怀着深厚的同情。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末长期战乱后沿江农村的残破景象和人民强烈的厌战情绪,富有时代气息,为唐末优秀的诗作之一。

  这首诗开始塑造了凄寂悲苦的意境,描写了诗人自己的活动。在乔木遮住了西下夕阳的时刻,诗人系住行船,取来了一束柴薪。这就使三、四句的描写有了着落—诗人停船之后自然听到了江边老翁的谈话,而江边老俞谈话的内容便是这首诗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厌兵”是江边老翁谈话的中心,也是诗人的现点,也是这首诗的主题。一个“尽”字说明人们(包括诗人自己)“厌兵”的程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多么深重。

  在表现艺术上,诗人直接出场,录其所闻;结句含意比较外露,但却不是诗人直抒胸臆之辞。由于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客观抒情诗人的姿态出现,故而使人更加感到诗境、诗情具有冷静的客观真实性,从而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钱珝介绍和钱珝诗词大全

诗人:钱珝

钱珝,字瑞文,吴兴人,吏部尚书徽之子,钱徽之孙,善文词。据《新唐书·钱徽传》记载,唐昭宗乾宁二年(895)是由宰相王抟荐知制诰,以尚书郎得掌诰命,进中书舍人。光化三年(900)六月,王抟被贬,不久又赐死,这......
复制作者 钱珝
猜您喜欢

少司马石峰陈公哀词

形式:

东风吹雨木兰洲,司马山前逝水流。 无复中朝瞻剑舄,空令南海想旌斿。 阡题京兆犹原氏,冢象祁连拟霍侯。 都下有人称故吏,不堪涕泪过西州。

复制 欧大任 《少司马石峰陈公哀词》

初夏答友人

形式:

辛夷花过客来稀,篱落萧然独掩扉。 梅雨欲晴收药去,柘烟初起买茶归。 林香山户枇杷熟,水腻池塘属玉肥。 别后沈郎腰更瘦,病来浑欲不胜衣。

复制 欧大任 《初夏答友人》

送童侍御仲良之宣州

形式:

岭南藩幕似君希,去拥缇油渐北归。 春谷泉经溪馆过,敬亭云入郡厅飞。 吏民尽喜迎朱绂,鱼鸟浑忘避绣衣。 闻道宣城名胜地,风流今见谢玄晖。

复制 欧大任 《送童侍御仲良之宣州》

怀唐户曹允治

形式:

淡烟碧锁柳千条,尚忆同君白下桥。 万里云霄身独病,十年江汉路空遥。 蒋陵山色飘晴禁,瓜步钟声落暮潮。 旧约为寻东省去,秋风将托木兰桡。

复制 欧大任 《怀唐户曹允治》

鱼塘舟中闻海上有警

形式:

岛树春深紫翠重,不堪氛祲过西淙。 潮来半带江南泪,雁断频惊海上烽。 遂有黄巾劳汉将,只闻丹徼尽尧封。 健儿何日销金甲,禾黍千村听夕舂。

复制 欧大任 《鱼塘舟中闻海上有警》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