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其一】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其二】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曲折的水岸边露出旧日水涨淹没时留下的河床痕迹,稀疏的林木倾倒在地,露出如霜般白的树根。一叶扁舟飞快地划着桨,它将要飘去哪里呢?应该是回到江南的黄叶村。 【其二】 人们利用斧头常年不息地砍伐山上的树木,再也难见那龙蛇般蜿蜒的百尺身姿。如果不是这里山险滩急,少人来往,树一旦被砍,就没有人知道,这原是猿猴栖息的树枝。

注释

李世南:字唐臣,安肃(今河北徐水)人,工画山水。 落涨痕:涨水后水落留下的痕迹。 欹倒:倾倒。 扁舟:一本作“浩歌”。 棹:形状如桨的划船用具。 创:砍掉。 夷:削平。指对于林木的伤害。 成:一本作“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是为宣德郎李世南所作“秋景平远”画题写的一组七绝。其中第一首流传甚广。此诗前二句着重以浓笔勾勒景物,给人以亲切的时节风物之感;后二句在用淡墨略加点染之际,凭虚发挥想象,表现情调悠扬、才气横溢的情感。全诗情调高远,意趣丰富,神思驰骋,翻空出奇,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两首诗想象丰富,虚实结合,表现了画景以外的景和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和陈右司春雪

形式:

换却人间色界尘,千林别作一家春。 风姨寒重吹飞絮,月姊光凝映烂银。 曳履独游无此士,闭门高卧有何人。 试从群玉山头看,似与瑶台贝阙邻。

复制 王炎 《和陈右司春雪》

和陆簿韵

形式:

士龙才气极超然,奕奕家声见象贤。 惯学诗翁歌白雪,懒从举子选青钱。 三年小试淹岩邑,千里来归近日边。 流落倦游吾老矣,看公腾踏上凌烟。

复制 王炎 《和陆簿韵》

用元韵答徐幼文 其一

形式:

身行宦路固多虞,梦到清都厌积苏。 欲返初心观易老,懒开辩口学岩吾。 有怀拟作西征赋,无策堪陈北伐图。 才具如公宜颖脱,不应空谷老唐衢。

复制 王炎 《用元韵答徐幼文 其一》

和王文州咏雪韵 其一

形式:

老尽青青江上山,渔蓑如画过前湾。 玲珑冰玉光相射,点缀寒花意自闲。 瓮面春风消寂寞,炉中宿火护尪孱。 请君试跨白霓去,鹤氅凌空我愿攀。

复制 王炎 《和王文州咏雪韵 其一》

胡清卿来访留一日亟求去云欲谒郑宰因以小诗佐其行

形式:

跋涉山川岁一归,奚奴古锦惯相随。 自怜机杼无遗巧,却怪珠玑不疗饥。 酌酒挽君浇舌本,解骖许我话心期。 空囊羞涩将焉往,笑说凫仙旧见知。

复制 王炎 《胡清卿来访留一日亟求去云欲谒郑宰因以小诗佐其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