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 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怜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 谁不知夫妻永诀人人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注释

戏言:开玩笑的话。 身后意:一作“身后事”,关于死后的设想。 行看尽:眼看快要完了。 怜:怜爱,痛惜。 诚知:确实知道。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为《遣悲怀》组诗的第二首,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元稹介绍和元稹诗词大全

诗人: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复制作者 元稹
猜您喜欢

题江山风月楼三首 其三

形式:

风月江山自四时,个中谁识活天机。 会渠结峙融流意,方解吟光弄霁归。

复制 姚勉 《题江山风月楼三首 其三》

题云窗

形式:

诗材无限思无穷,敛在唐人四句中。 参透此关犹细事,作诗知道始为工。

复制 姚勉 《题云窗》
类型:

安象祖携子饯行英爽可爱赠以诗嘉其有好德秉彝之天必能世其家

形式:

西蜀安公子,为谋不在身。 倚楹惟国事,于道亦忠臣。 伟矣双书稿,清哉个逸民。 丹心天所相,宜有此麒麟。

复制 姚勉 《安象祖携子饯行英爽可爱赠以诗嘉其有好德秉彝之天必能世其家》

和葛德远 其二

形式:

雾豹文虽隐,风蝉蜕即仙。 伴书犹有剑,食砚岂无田。 发藻多师董,思经敢笑边。 晚成知大器,天诏正求贤。

复制 姚勉 《和葛德远 其二》

和姜明甫

形式:

诏放山林去,时人冷眼看。 新诗为我赠,高义似君难。 又说同年弟,尤知取友端。 市将梅子隐,冠尚贡公弹。

复制 姚勉 《和姜明甫》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