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注释
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共:作“向”。
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诗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诗塞、秋草都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诗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诗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尘沙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有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有。

  此诗写诗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诗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昌龄介绍和王昌龄诗词大全

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复制作者 王昌龄
猜您喜欢

重经南岳

形式:

沿湘仍望岳,身世更茫然。 落影恐到海,飞岑疑造天。 万峰都培塿,三界即神仙。 共语人何在,题诗忆往年。

复制 张吉 《重经南岳》

夜宿高都驿

形式:

江驿暮投宿,缘崖缆短篷。 枕衾烟草际,魂梦水云中。 役重民膏竭,年祲米价丰。 忧时心未了,休访避秦翁。

复制 张吉 《夜宿高都驿》

送别刘太守用光转参闽省东归

形式:

廉州太守东来日,若问珠玑即两儿。 苦热相留才数夕,病躯对酌倦移时。 疏狂不厌江湖远,梗直真于岭海宜。 为道同官程选部,涪陵气味念相知。

复制 张吉 《送别刘太守用光转参闽省东归》

和丘时雍见寄

形式:

我爱先生嘉遁乡,南山之北北山阳。 苍苔白石林间路,短榻疏帘竹里堂。 县吏不来公事了,尘尊委尽秫田荒。 十年悽断吴人咏,抚卷长吟月满廊。

复制 张吉 《和丘时雍见寄》

别后寄郴州何提学

形式:

先生高兴薄云间,未老飘然万里还。 尘梦酣酣真独觉,世情扰扰更谁闲。 生涯自喜耕犁稳,道术深知小数悭。 野客三年思一访,竹舆今始挂门关。

复制 张吉 《别后寄郴州何提学》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