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思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鉴赏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云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触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触人。人们把杨柳和离触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思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触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何逊介绍和何逊诗词大全

诗人: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梁武帝天监中,起家奉朝请,历官诸王参军、记室,兼尚书水部郎,後人称“何记......
复制作者 何逊
猜您喜欢

息交行

形式:

君不见子列御寇居郑圃,四十馀年人莫睹。外游不若务内观,食豨如人忘尔汝。 又不见玉川先生洛城里,闭关不出岁逾纪。狂吟大句语惊人,劝之请谒辄掩耳。 古来贤达贵安闲,岂务奔走尘埃前。深居简出悔吝少,治心养气精神全。 我念奇穷自平昔,险阻艰难多所历。十年京洛困齑盐,五载江湖负羁靮。 比沭天恩处闲散,琳宫赋禄容家食。老僧参罢返林泉,病马力疲栖皂枥。 扫除一室空复空,收还魂魄安其躬。衣冠深藏罢应接,杜门却扫闲奴僮。 放怀书史得真乐,坐忘乃与希微通。不须疑我何为尔,亦有文字如长虹。

复制 李正民 《息交行》
类型:

书花萼集后

形式:

二李诗名播浙东,二车豪迈气争雄。 霜台健笔凌骚雅,凤沼馀波入古风。 赋就嵩高辞并美,集编华萼句皆工。 庞眉书客遗音在,白玉楼成事已空。

复制 李正民 《书花萼集后》

题大安驿诗大安驿距信州分水岭二十五里壁间有鲍娘题诗云鸡声哽入江南路柳暗莺残别是春因题

形式:

平生未省历瓯闽,叠巘层峰困旅人。 珍重鲍娘诗句好,江南别是一家春。

复制 李正民 《题大安驿诗大安驿距信州分水岭二十五里壁间有鲍娘题诗云鸡声哽入江南路柳暗莺残别是春因题》

因客话有感

形式:

女子争桑事至微,两国暴骨实堪悲。 太行孟门岂崭绝,坐觉人情尤崄巇。

复制 李正民 《因客话有感》

木鱼

形式:

华鲸只为催晨粥,想像沧波夜不冥。 香饭已闻钟鼓响,何须呼唤若丁宁。

复制 李正民 《木鱼》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