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
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
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
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注释
寄:寄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荆薪:杂柴。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在风雨之夜想起友人,想带着酒去拜访,可见两人的深厚友情。而满山落叶,恐不能相遇,只能寄诗抒情,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全诗淡淡写来,却于平淡中见深挚,流露出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又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的寂寞之情,也就无从排解。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兴元元年(784年)秋日。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奔蜀,韦应物立志读书,进士及第,官至洛阳丞,后被迫辞职后又任滁州刺史。此诗创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注释

寄:寄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荆薪:杂柴。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作于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或公元784年(兴元元年)秋日。安史之乱后,玄宗奔蜀,韦应物立志读书,进士及第,官至洛阳丞,后被迫辞职后又任滁州刺史。此诗创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此诗抒写秋风秋雨之夕,诗人怀念山中的一位道士,想携酒去安慰老友又无从寻觅的惆怅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挚的情愫和淡远的情趣。全诗语言简洁,平淡无奇,然感情跳荡反复,形象鲜明自然,情味幽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彦周诗话》:“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 《容斋随笔》:韦应物在滁州,以酒寄全椒山中道士,作诗云云。其为高妙超诣,固不容夸说,而结尾两句,非复语句思索可到。 《韦孟全集》:刘云:其诗自多此景意,及得意如此亦少。妙语佳言,非人意想所及。 《批点唐诗正声》:全首无一字不佳,语似冲泊,而意兴独至,此所谓“良工心独苦”也。 《唐诗归》:钟云:此等诗妙处在工拙之外。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通篇点染,情趣恬古。一结出自天然,若有神助。 《唐风定》:语语神境。作者不知其所以然,后人欲和之,知其拙矣。 《唐诗别裁》:化工笔,与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处不关语言意思。 《茧斋诗谈》:无烟火气,亦无云雾光,一片空明,中涵万象。 《网师园唐诗笺》:妙夺化工(末句下)。 《唐贤清雅集》:东坡所谓“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正指此种。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超妙极矣,不必有深意。然不能数见,以其通首空灵,不可多得也。 《岘佣说诗》:《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谓也。 《唐宋诗举要》:一片神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韦应物介绍和韦应物诗词大全

诗人: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
复制作者 韦应物
猜您喜欢

望云楼

形式:

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 楼上卷帘时,满楼云一色。

复制 文同 《望云楼》

守居园池杂题 涵虚亭

形式:

石磴抱城回,入竹见虚槛。 前望佳景多,倚筇聊此暂。

复制 文同 《守居园池杂题 涵虚亭》

读武纪

形式:

嗟哉彻之有天下,甘心神仙希羽化。 五十馀丈起楼观,万八千里走车驾。 安期羡门竟何在,五利文成终死诈。 若非留意尚文学,嬴政且贤非尔亚。

复制 文同 《读武纪》

高槐

形式:

高槐夹前除,合荫卷若洞。 交柯载宿雨,压地翠色重。 青虫暖自挂,黄鸟晴辄哢。 枕簟傲炎风,为君高兴动。

复制 文同 《高槐》

守居园池杂题 竹坞

形式:

文石间苍苔,相引入深坞。 莫撼青琅玕,无时露如雨。

复制 文同 《守居园池杂题 竹坞》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