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吾庐别有春。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书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无论清晨傍晚还是忧愁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心中再无半点尘世间的世俗杂念。
坚持经常读书,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勤奋攻读,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
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不相信我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注释
故人:老朋友。此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拟作“故人”。
“相亲”句:晨昏:即早晚,一天到晚.晨:早上。昏:黄昏。忧:愁。每:时常。亲:近。
三千字。此为泛指,并非确数。此句说明作者读书多且快,同时也写出他那种如饥似渴的情态。
胸次:胸中,心里。尘:杂念。这句说作者专心读书,胸无杂念,
“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其一)诗中:“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逐:挨着次序。
金鞍:饰金的马鞍。玉勒:饰玉的马笼头。此泛指马鞍、笼头的贵美。
庐:本指乡村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村房或小屋的通称。这里指书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花柳逐时新”化用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意思是说勤奋攻读增长新知,就像东风吹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明代,科举进入后期,不少人将读书当作敲门砖,只将心思用在如何升官发财上,不再对书感兴趣了。而于谦对读书如此热爱则不同凡响。面对以做官为目的,达到目的而后放弃书本的官场恶习,酷爱读书的于谦题下《观书》一作抒发胸臆,批评读书现状。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是说书籍就好似感情真挚的老朋友,从早到晚都与自己愁苦与共,更加形象的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本诗开篇,即以个人读书的独特体会,谈出自己和书本的亲密关系。中间两联,集中写己读书之乐。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眼前的书,一读即是无数字,读书之多之快,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中顿觉爽快,全无一点杂念。“直下三千字”,写为书所吸引;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

  “活水源流随处满。”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象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

  结尾一联,以“金鞍玉勒寻芳客”为陪衬,写出书斋之乐。“勒”为马笼头。“金鞍玉勒”者是富贵公子,再缀以“寻芳客”三字,直是富家浪子。这些人日以寻花问柳为能是,他们和作者是两个不同世界之人,故而他们自然不会相信书斋之中别有一个烂漫的春天。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不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能领略的。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讲开卷有益之理,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 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 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注释

故人:老朋友。此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拟作「故人」。 晨昏:从早到晚。晨,早上;昏,黄昏。 忧乐:忧愁和快乐。忧,愁。 每相亲:总有它的陪伴。每,时常;亲,近。 三千字:此为泛指,并非确数。 「眼前直下三千字」句:说明作者读书多且快,同时也写出他那种如饥似渴的情态。 「胸次全无一点尘」句:作者专心读书,胸无杂念。胸次,胸中、心里;尘,杂念。 「活水源流随处满」句:化用朱晦菴《观书有感·其一》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逐:挨着次序。 金鞍:饰金的马鞍。 玉勒:饰玉的马笼头。此泛指马鞍、笼头的贵美。 庐:本指乡村一戸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村房或小屋的通称。这里指书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读书的自我亲身体会,抒發喜爱读书之情,盛赞书之好处,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于谦介绍和于谦诗词大全

诗人: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复制作者 于谦
猜您喜欢

夜坐戏作短歌

形式:

畏事如畏虎,避人如避寇。 结庐三家村,百事喜寒陋。 身闲自为贵,饭足岂非富。 素心憎狐妖,老愈恶铜臭。 视之若寒气,可使客肤腠。 即今知免矣,终岁塞门窦。 始知松倒壑,殊胜云出岫。 聊持不动心,更养未尽寿。 夜读南华篇,欣然发吾覆。

复制 陆游 《夜坐戏作短歌》
类型:

稽山雪

形式:

高人采药来禹穴,骨瘦巉然鬓眉白。 结茅分得野鹿场,一夜北风三尺雪。 明朝过午势愈恶,虎兕交迹人声绝。 虚窗纵横丛竹入,幽涧荒寂孤松折。 冻吟孰窥袁安户,僵卧秃尽苏武节。 人生饥寒固亦有,养气不动真豪杰。 希名后世吾所耻,姓字宁与身俱灭。 班马复生无自书,我作此歌空激烈。

复制 陆游 《稽山雪》

书耄

形式:

我老耄已及,终日惟冥行。 邻里少间阔,便若昧平生。 家人每过前,亦或忘其名。 昏昏等作梦,兀兀如病酲。 不知张睢阳,何以记一城。 愚知各自适,得失未易评。

复制 陆游 《书耄》

两雁

形式:

两雁东西来,合群以南翔。 镜湖接天台,海阔天茫茫。 冥飞远矰弋,长路谙冰霜。 君看此气象,岂复谋稻粱。 正尔下杜陵,已复掠潇湘。 超遥万里程,燕雀安能量。

复制 陆游 《两雁》
类型:

二感

形式:

狸奴睡被中,鼠横若不闻。 残我架上书,祸乃及斯文。 乾鹊下屋檐,鸣噪不待晨。 但为得食计,何曾问行人。 惰得暖而安,饥得饱而驯。 汝计则善矣,我忧难具陈。

复制 陆游 《二感》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