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上阕:夜晚,(我)留宿在寒冷的长江边,江景凄寒,伫立江边,(我)思潮翻滚,不禁仰天长啸。(这啸声)搅起冲天巨浪,携着卷地的狂风,把江水举得很高很高,江上的小屋都被冲翻了。就连潜藏在江底的鱼龙神怪都惊得跳出水来。
下阕:(我)心中潜藏的诗意被激发出来,吟诵了许多诗词仍嫌不够;又断断续续地喝了许多酒,仍觉得心中的愁怨排解不出,不足以消愁。不要问国家的兴亡为什么就在旦夕之间,(我)虽心有抱负,却难以施展,让我不禁想流下愁苦的泪水。

注释
仪真:今江苏仪征县,在长江北岸。这一带是南宋的前方,多次被金兵侵占并经常受到骚扰。
草草兴亡:是对中原沦陷和南宋危殆的命运而发的感慨。草草,草率。兴亡,偏义复词,指“亡”。
盈掬:满握,形容泪水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人生之最大不幸,莫过于空有济世之才,而无施展之处。在南宋时期,多少志士空叹白发,遗恨而终。这首词抒发的,即是这种情感。仪真,即现在的江苏省仪征县,位于长江北岸,这在南宋时期,曾多次受到金兵骚扰。爱国而且胸怀天下的作者夜泊于此,面对寒江,北望中原,百感交集,借江景抒发了他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悲愤之情。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一个“啸”字,就表现出高远境界的,气势不俗。夜泊长江,江景凄寒,作者伫立江边,思潮翻滚,不禁仰天长啸。与“长啸”这一壮怀激烈之情交织在一起,为此词奠定了苍凉雄浑的基调。接着,作者描绘了江上风高浪急、莽莽滔滔的景象:“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只见狂风卷地,巨浪翻腾,以至惊动了水底鱼龙。一“卷”一“翻”,只觉得气势飞动。这一幅有声有色、令人惊心动魄的图画,形象表现了作者的忧思和不平。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是一过渡,全词转入下片抒情。作者的情绪由激昂慷慨渐趋低沉,想借吟诗饮酒强自宽解,然而郁结于心的如此深广的忧愤岂是轻易能够排遣掉的,其结果只能是“吟未足”,“断还续”。是什么在困扰着作者,使他郁闷,心绪难平?那就是国家的“草草兴亡”,即中原的匆匆沦丧。“休问”,两个字内涵十分丰富。从这二个字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出国势衰微已到了不堪收拾的地步,而且表明作者心情极为沉痛。一想到朝廷对外妥协投降,想到主战派备受压制、排斥、打击,想到自己和许多爱国志士虽满怀壮心却报国无门,不禁悲从中来,心潮难平。“功名泪,欲盈掬”,既激愤又伤心,词人感叹报国无路,读来使人黯然神伤,并与开篇的“长啸”相呼应。将当时社会上的那种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大众心态,集中表达了出来。

  这是一首抚时念乱的沉郁之作。作者夜泊仪征江边,面对滔滔江水,环视南北江岸,一时之间,河山之感,家国之恨涌于心头,感怀百端。首二句即点出时间、地点和人的心境。他的心情就和眼前的鱼龙惊动,浪翻风卷一样,澎湃不平,郁勃难抑,写景也是写情,情景相融。使人似乎可以听到作者内心剧烈的跳荡。

  上片以“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起句破题,点明夜泊的时间和地点,总写人物的活动。奔波的劳顿并没有将词人拉入梦中,而是长久地无法入眠。他的心中充满了积郁和悲愤,一腔怨愤无处发泄,只好对江长啸,凭借反常的发泄行为来求取暂时的心理平衡。一个“啸”字形象地暗示出作者奔走无果,壮志难伸,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满腔悲愤。这是全词的“文眼”,是整首词感情基调的集中表现,也是上片写景的总起,下面的景色全由此一“啸”字引起。“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惊”是对“啸”的反应,这是极写长啸的深沉和力度。夜间本是鱼龙及各种水生动物休眠的时候,但它们突然听到裂耳的长啸,都惊跃骇游起来,就连沉在江底的鱼龙也不例外,以至江水搅起冲天巨浪,携着卷地的狂风,把海水举得很高很高,海上的小屋都被冲翻了。这几句写得笔力遒劲,破空而来,想象奇特,而不游离江上的具体环境。景为情生,是抒情主体内心情绪的外化,情托景显,复杂愤懑的内宇宙被海水、海浪、海风形象地展示了出来。声音、形象、感触三面并举,听觉、触觉、视觉三官并用,绘声绘色,气势磅礴,有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

  下片变形象抒情为直抒胸臆,感情的格调也由愤转悲,显示出强烈的悲剧意识。“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这二句既有沉郁丰富的思想内涵,又是此情此景中作者情感轨迹的具体表现。然而,事到如今,江北的金朝依然长居不亡,自己的平戎之策又得不到当权者赏识,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眼见得岁月催人,功名难就,回首往事,心绪正如奔腾翻卷的江水。因此,酒喝了一阵再喝一阵,进又无门,退又不忍,只有断断续续自斟饮,一声长叹两鬓霜了。结句“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既是对南宋的沉痛哀惋,又是对自身的沉痛悲泣。一代偏安江左的王朝,就这样在屈辱求和中建立又消亡,即将把懦弱无能、终无建树的形象永远留给史册,在这样的社会悲剧和历史悲剧中,千万不要再考虑个人的功名了。然而,此话还没有开口,就已热泪盈掬。在这里,词人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了起来,并看到了国家命运对个人命运的制约作用,看到了作为小人物对改变国家形象的无可奈何,对挣脱自身悲剧也无可奈何。这种对人生悲剧原因的认识,正是“泪欲盈掬”的深刻缘由。

  本篇虽然短小,但内涵丰富,韵味淳浓,起伏跌宕,富于变化。悲愤苍凉,雄阔浑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黄机

宋婺州东阳人,字几仲,一作几叔。尝仕州郡,游踪多在吴楚间。工词。与岳珂唱酬尤多。有《竹斋诗馀》。...
复制作者 黄机
猜您喜欢

元夜独登天桥酒楼醉歌

形式:

天公谓我近日作诗少,满放今宵月轮好。 天公怜我近日饮不狂,为造酒楼官道旁。 我时薄疴卧仰屋,忽闻清歌起相逐。 心如止水遭微飙,复似葭灰动寒谷。 千门万户灯炬然,三条五剧车声喧。 忽看有月在空际,众人不爱我独怜。 回鞭却指城南路,一线天街入云去。 揽衣掷杖登天桥,酒家一灯红见招。 登楼一顾望,莽莽何迢迢。 双坛郁郁树如荠,破空三道谁虹腰。 长风一卷市声去,更鼓不闻来丽谯。 此楼此月此客可一醉,谁共此乐独与清影相嬉遨。 回头却望望灯市,十万金虬半天紫。 初疑脱却大火轮,翻身跃入冰壶里。 谪仙骑鲸碧海头,千馀年来无此游。 不知当年董糟丘,天津桥南之酒楼,亦有风景如兹不。 古人不可作,知交更零落。 少年里闾同追欢,抛我今作孤飞鹤。 不知此曹今夜何处乐,酒尽悲来气萧索。 典衣更酹鸬鹚杯,莫遗纤芥填胸怀。 天上星辰已堪摘,人间甲子休相催。 然藜太乙游傍谁,吃齑宰相何人哉。 瓮边可睡亦径睡,陶家可埋应便埋。 只愁高处难久立,乘风我亦归去来。 明朝市上语奇事,咋夜神仙此游戏。

复制 黄景仁 《元夜独登天桥酒楼醉歌》

泉上

形式:

济出地为濋,百窍飞名泉。 初疑地脉碎,谁识天机全。 荡摇烟霭珠碧晕,激漱风石筝琵弦。 舜田仙祓倒晴翠,映带密樾交漪涟。 千头鱼戏影蕺蕺,一足鹭立姿翩翩。 宛然发兴在濠上,却笑庄惠多言诠。 世上小儿强解事,分次甲乙争喧阗。 谁知清济一而已,泉自不语流涓涓。 长瓶大瓮日来汲,几辈饮水知其源。 我家住近二泉侧,爱听蚓窍松风前。 区区较此但百一,便拟买宅居穷年。 手携桑苎经一卷,日日来放鳊鱼船。

复制 黄景仁 《泉上》
类型:

未谷以汉瓦并天下文榻本属题

形式:

一篝火起狐鸣野,三月阿房土花赭。 却留馀烬在关中,烧出未央宫上瓦。 其时天下方匈匈,铜鞮之北平城东。 归来金碧一照眼,双阙屹峙天当中。 按剑一怒隆准公,酂侯数语天回容。 此曹相从布衣起,望气久已知云龙。 宫成何必天下定,以燔万世威无穷。 此瓦团圞不盈尺,四字篆文随瓦合。 多少中原逐鹿人,若见此文同一泣。 苍然古制逾香姜,何论急就兼凡将。 曾共朝霞映金爵,不随夜雨飘鸳鸯。 岂无万寿长生字,看来无此英雄气。 离宫百四空斜阳,残本凄凉出都肆。 知君好古一世无,摩挲旧拓意有馀。 更披三辅黄图录,补入西清古鉴图。

复制 黄景仁 《未谷以汉瓦并天下文榻本属题》

寻墓篇为程仲南作

形式:

出亦悲,入亦悲。 儿悲不为寒,儿悲不为饥,问之旁人那得知。 父一而已,母有前后。 生我者父,夫父即母。 母死不得母葬所,苍苍之天实谁咎。 一灯荧荧,父病在床。 顾语七岁儿,他时归母葬故乡。 于何求之询渭阳,于何询之之朐阳。 朐阳十万户,一一歌钟起。 问我舅氏家,老成已谢孤子死。 借问旧乡里,呼名半人鬼。 母墓不可得,不得墓兮不可以为子。 朝出郭门望,暮出郭门望。 泪痕着树树枯死,芳草为不芳。 谁何白须一老翁,指点抔土沙堤旁。 几年寒食无酒浆,几年野火驱牛羊。 人言此事五十有馀载,今得归母葬故乡。 儿寒不愁,儿饥不愁,儿名不欲传万口,儿事不欲传千秋。 愿人寻墓墓即得,吁嗟此意无人识。

复制 黄景仁 《寻墓篇为程仲南作》
类型:

将为北行留赠沈枫墀

形式:

入春五十馀,十日九阴晦。 酿此将离天,行坐辄吁慨。 朝夕闻书声,寓斋与君背。 时一相过从,深谈吐肝肺。 君才十倍我,抑抑善谦退。 计我客姑孰,一至今已再。 昔君方髫龄,已露岐疑槩。 赋诗倒座客,徵故倾前辈。 重来益深造,衔华实为佩。 钩探积籍精,敛气群经内。 方今重实学,大义了无味。 翩翮虎观儒,大呼破声愦。 眼见吾子出,鸾翔应当代。 乃公贤刺史,高义属嵩岱。 更于寒微士,加以性命爱。 元气之所钟,于君福斯载。 我欲为谀词,不忍为此态。 我欲扬君名,焉得家置喙。 见君学殖坚,愧我旧业废。 漫为人海行,毋乃笑衬襶。 去程越河岳,离心湛关塞。 念念自今始,兀兀暂相对。

复制 黄景仁 《将为北行留赠沈枫墀》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