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言禅诗 其一 光明崖五首

光明崖中常贪爱,五阴城□□□□。
□□□林极险峻,终朝恒被四魔牵。

诗人:敦煌曲子

...
复制作者 敦煌曲子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石部 · 雌黄

形式:

气味 辛、平、有毒。 主治 心痛吐水,不下饮食。用雌黄二两、醋二斤,慢火煎成膏,加干蒸饼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姜汤送下。 癫抽筋。用雌黄、炒铅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麝香少许,在牛乳汁半升中熬成膏,仔细捣匀,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温水送下。 小便不禁。用雌黄一两半,研细。加干姜半两、盐四钱,同炒成黄色,合研为末。再加水和蒸饼,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癞疮。用雌黄粉加醋和鸡蛋黄调匀,搽疮上。 牛皮顽癣。用雌黄粉加水银粉,调猪油搽患处。 附方 雄黄和雌黄,都是硫和砷的化合物。两者的药效大致相同:温中、搜肝、杀虫、解毒、祛邪。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雌黄》

本草纲目 · 石部 · 代赭石

形式:

释名 亦名须丸、血师、土朱、铁朱。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哮喘,睡卧不得。用代赭石,研末,米醋调服。宜常服用。 伤寒无汗。用代赭石、干姜,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搽在两手心上,然后紧握双拳夹在大腿间。盖被静卧,汗出病愈。 急慢惊风(吊眼,撮口,抽筋)。用代赭石(火煅、醋淬十次)研细,水飞后晒干。每服一钱或半钱,真金汤调下。连进三服,如脚胫上出现红斑,即是邪出病愈之证。如始终不现红斑,即无救。 小肠疝气。用代赭石(火煅、醋淬)研细。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 吐血、血、流鼻血。用代赭石一两,火煅、醋淬多次,研细。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妇女血崩。用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研细。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眼睛红肿,不能开视。用代赭石二分、石膏一分,研细,清水调匀,敷两眼角和太阳穴。 各种疮疖。用代赭石、铅丹、牛皮胶,等分为末,冲入一碗好酒,等澄清后,取酒服。沉渣敷患处,干了就换。 百合病发(按:指伤寒病已愈而复发,是一种险症)。用百合七个(劈破),冷水浸一夜;另取代赭石一两、滑石三两、冷水二盅,合煎成一盅。把百合汁加入,再煎成一盅,温服。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代赭石》

本草纲目 · 石部 · 砒石

形式:

释名 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气味 苦、酸、暖、有毒。李明珍认为:辛、酸、大热、有大毒。 主治 中风痰壅(四肢不收,昏愦若醉)。用砒霜一粒如绿豆大,研细。先以清水送服少许,再饮热水,大吐即愈。如不吐,可再服。 休息下痢(病一、二年不愈,人衰瘦不堪)。用砒霜、铅丹各半两,共投入已熔化的黄蜡中,柳条搅拌,条焦则换,六、七条之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小儿服者只作成黍米大)。冷水送下。 疟疾。用砒石一钱、绿豆粉一两,共研为末,加水调成丸子,如绿豆大。铅丹为衣,阴干。发病日,五更起来,以冷水送服五至七丸。又方:砒石(醋煮过)、硫磺、绿豆,等分为末,包成若干个小包,每包分量约一粒豆子大。每服一包,空心服,新汲水上。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治疟方。 走马牙疳。用砒石、铜绿,等分为末,摊纸上贴患处。极有效。 项上瘰疬。用砒黄研细,加浓墨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炒干,收存备用。用时,以针挑破瘰疬,将药半丸贴上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砒石》
类型:

本草纲目 · 石部 · 云母

形式: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痢,久服悦泽不老,耐寒暑,志高神仙。主下痢肠癖补肾冷。 附方 痰饮头痛,往来寒热;云母粉二两炼过,恒山一两,为末。每服方寸匕,汤服敢吐,忌生葱,生菜。小儿下痢,赤白及水痢。云母半两,煮白粥调服之。一切恶疮;云母粉傅之。风热汗出;水和云母粉服三钱,不过再服立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云母》
类型:

本草纲目 · 石部 · 银朱

形式:

释名 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小儿内钓(惊风,多啼)。用银朱半钱,乳香、煨蒜各一钱,共研细,捏成丸子,如粟米大。半岁儿五丸,薄荷汤送下。 痰气结胸。用银朱半两、明矾一两,同研细。置瓦盏中,下加微火熔化。刮取,搓成丸子,每服一钱,茶和姜汁送下。此方名“鹤顶丹”。 水肿,但大便尚通畅。用银朱半两、煅硫磺四两,共研细,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三十丸。 咽喉疼痛。用银朱、海螵蛸,等分为末,吹入喉中,涎流,痛止。 火焰丹毒。用银朱调鸡蛋清涂搽。 汤火伤。用银朱调菜油敷上。 背疽。用银朱、白矾等分。煎汤温洗患处,再用桑柴火远远烘热。一天三次。 鱼脐疔(按:疔初起,即呈长形,边缘带红色,中央带黑色。痛极者有救,不大痛者反而难救)。用水调银朱成丸,每服一丸,温酒送下。此方名“走马丹”。 杨梅毒。用银朱、粉锡,等分为末。把纸卷成捻子,蘸油点燃,放在木桶中。令病人到桶边用鼻子吸取烧捻子放出的烟子。一天一次,七天可愈。又方:银朱二钱,孩儿茶一钱,龙桂香一钱,皂角子一钱,共研细,照上方作熏药用。又方:银朱、水银粉各一钱,黄蜡、菜油各一两,加热化开调药,摊在油纸上贴患处,疮痂自脱。 筋骨疼痛。用银朱三钱、枯矾四钱,研细。裹入纸中做成三个捻子。每天早晨拿一个捻子蘸油熏肚脐,熏后蒙被而卧,汗出为好。 顽疮久不收口。用银朱一钱、陈年石灰五分、松香五钱、香油一两,调匀,摊在纸上贴患处。 血风臁疮。取黄蜡一两,熔化后,加银朱一两,搅匀,摊在纸上。先把臁疮刺孔,再把药纸贴牢。 黄水湿疮。用银朱、盐梅,合捣敷上。 癣疮。用银朱、牛骨髓、桐油,调搽。 头上生虱。用银朱浸醋,每天梳头时带药入发。又一治法:纸包银朱,烧着,用碗盖住。烟结碗内成垢,以茶水洗下,倒入头发中,再把头发包起来。第二天,头虱尽死。 附方 银朱的功效,和水银粉大致相同:祛痰,破结,杀虫,治疮。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银朱》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