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髮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注释

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唐教坊曲。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阕各两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八字,上下阕各两仄韵,三平韵。 昏:昏暗,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 断雁:失群孤雁 僧庐:僧寺,僧舍。 星星:白髮点点如星,形容白髮很多。左思《白髮赋》:「星星白髮,生于鬓垂。」 无情:无动于衷。 一任:听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南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元灭南宋。宋元之际的词人,经历了这一沧桑变故,其国破之痛、家亡之恨,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其中,蒋捷是颇有代表性的作家。蒋捷用词作来抒发黍离之悲、铜驼荆棘之感,表现悲欢离合的个人遭遇,其中《虞美人·听雨》便是这一时期创作中的代表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小令,却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谓言简意赅。它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因受国亡之痛的影响,感情变得麻木,一任雨声淋漓,消解了喜怒哀乐,而其深层则潜隐着亡国愁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许昂霄《词综偶评》:此种襟怀固不易到,亦不愿到。 刘熙载: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炼缜密,语多创获,其志视梅溪较贞,其思视梦窗较清。 《四库总目提要》:练字精深,调音谐畅,为倚声家之榘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蒋捷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字胜欲,号竹山。先世为宜兴钜族。宋度宗咸淳十年(西元一二七四年)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遁迹不仕。家居竹山,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元成宗大德间,宪使臧梦解、陆......
复制作者 蒋捷
猜您喜欢

沈虞卿秘监招游西湖

形式:

苏公堤远柳生烟,和靖园深竹映关。 船入芰荷香处去,人从云水国中还。 似寒如暖清和在,欲雨翻晴顷刻间。 能为蓬莱老仙伯,一杯痛快吸湖山。

复制 杨万里 《沈虞卿秘监招游西湖》

送王成之中书舍人使虏

形式:

帝遣唐朝第一人,玉门关外赐金银。 使星芒动梅花早,汉月光垂塞草春。 故国山河迎诏旨,中原父老识词臣。 十分宣慰华戎了,归为君王转大钧。

复制 杨万里 《送王成之中书舍人使虏》

招陈益之李兼济二主管小酌益之指蚕豆云未有赋者戏作七言盖豌豆也吴人谓之蚕豆

形式:

翠荚中排浅碧珠,甘欺崖蜜软欺酥。 沙瓶新熟西湖水,漆櫑分尝晓露腴。 味与樱梅三益友,名因蚕茧一丝絇。 老夫稼圃方双学,谱入诗中当稼书。

复制 杨万里 《招陈益之李兼济二主管小酌益之指蚕豆云未有赋者戏作七言盖豌豆也吴人谓之蚕豆》

送周仲觉访来又别

形式:

酒边诗里久尘埃,见子令人病眼开。 无夕不谈谈不睡,看薪成火火成灰。 小留差胜匆匆别,欲去何如莫莫来。 渠政功名我岩壑,老身谁子共归哉。

复制 杨万里 《送周仲觉访来又别》
类型:

暮雨既霁将儿辈登多稼亭

形式:

一霎滂沱一霎晴,檐间点滴尚残声。 水将树影乱揉碎,月与日光相对明。 试数六宵还五雨,坐令夏热作秋清。 儿曹小住休归去,更听风蝉子细鸣。

复制 杨万里 《暮雨既霁将儿辈登多稼亭》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