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注释
草:草,起草,拟写。愁草,没有心情写。
瘗(yì):埋葬。铭,文体的一种。庾信有《瘗花铭》。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
分携:分手,分别。
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中酒:醉酒。“中酒”见《史记·樊哙传》,亦见《汉书》,意酒酣也。中,读仄声也。又如杜牧:“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睦州四韵》),
交加:形容杂乱。
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西园怀人之作。西园在吴地,是梦窗和情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所以西园诚是悲欢交织之地。梦窗在此中常提到此地,可见此地实乃梦萦魂绕之地。

  这也是一首伤春之作。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前二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邃。“听风听雨过清明”,起句貌似简单,不象梦窗绵丽的风格,但用意颇深。不仅点出时间,而且勾勒出内心细腻的情愫。

  寒食、清明凄冷的禁烟时节,连续刮风下雨,意境凄凉。风雨不写“见”而写“听”,意思是白天对风雨中落花,不忍见,但不能不听到;晚上则为花无眠、以听风听雨为常。首句四个字就写出了词人在清明节前后,听风听雨,愁风愁雨的惜花伤春情绪,不由让读者生凄神憾魄之感。“愁草瘗花铭”一句紧承首句而来,意密而情浓。落花满地,将它打扫成堆,予以埋葬,这是一层意思;葬花后而仍不安心,心想应该为它拟就一个瘗花铭,瘐信有《瘗花铭》,此借用之,这是二层意思;草萌时为花伤心,为花堕泪,愁绪横生,故曰“愁草”,这是三层意思。词人为花而悲,为春而伤,情波千叠,都凝炼在此五字中了。“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是写分别时的情景。梦窗和情人在柳丝飘荡的路上分手,自此柳成为其词中常出现的意象。古代有送别时折柳相送的风俗,是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将要远行的人,所以说“一丝柳,一寸柔情”,可谓语浅意深。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伤春又伤别,无以排遣,只得借酒浇愁,希望醉后梦中能与情人相见。无奈春梦却被莺啼声惊醒。这是化用唐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之意。上阙是愁风雨,惜年华,伤离别,意象集中精炼,而又感人至深,显出密中有疏的特色。

  下阙写清明已过,风雨已止,天气放晴了。阔别已久的情人,怎么能忘怀!按正常逻辑,因深念情人,故不忍再去平时二人一同游赏之处了,以免触景生悲,睹物思人。但梦窗却用进一层的写法,那就是照样(依旧)去游赏林亭。于是看到“黄蜂频扑秋千索”,仿佛佳人仍在。“黄蜂”二句是窗梦词中的名句,妙在不从正面写,而是侧面烘托,佳人的美好形象凸现出来。怀人之情至深,故即不能来,还是痴心望着她来。“日日扫林亭”,就是虽毫无希望而仍望着她来。离别已久,秋千索上的香气未必能留,但仍写黄蜂的频扑,这不是在实写。陈洵说:“见秋千而思纤手,因蜂扑而念香凝,纯是痴望神理。”

  结句“双鸳不到”(双鸳是一双乡绣有鸳鸯的鞋子),明写其不再惆怅。“幽阶一夜苔生”,语意夸张。不怨伊人不来,而只说“苔生”,可见当时伊人常来此处时,阶上是不会生出青苔来的,此时人去已久,所以青苔滋生,但不说经时而说“一夜,”由此可见二人双栖之时,欢爱异常,仿佛如在昨日。这样的夸张,在事实上并非如此,而在情理上却是真实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是西园怀人之作,也是一首伤春之作。陈洵《海绡说词》谓此乃“思去妾”之词。西园在吴地,是作者和情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所以西园诚是悲欢交织之地。吴文英在此中常提到此地,可见此地实乃梦萦魂绕之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吴文英介绍和吴文英诗词大全

诗人: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
复制作者 吴文英
猜您喜欢

拟归

形式:

朝出江南耕,暮归江北休。 南北十馀里,往来一叶舟。 情欣农亩谐,迹与林塘幽。 田父荷锄来,立语依清沟。 谓言今岁占,禾麦皆好收。 内翰能不嫌,社鼓乐田头。 我本农圃人,迷涂始回辀。 同心不待召,同气自相求。 勤苦谢父老,相依愿千秋。

复制 顾清 《拟归》

席间呈诸公

形式:

一月十日雨不休,壶藤瓜蔓生蜗牛。 情知春旱已无麦,所可复望秋田收。 寄巢燕子湿两翅,四散飞落谁家楼。 句法清雄卢柱史,意气剧为苍生忧。 能言有笔断有斧,多少阴妖凭社丘。

复制 顾清 《席间呈诸公》

杂书五首 其二

形式:

美人鲜妆坐,膝下锦䙀儿。 珍果半衔袖,黄柑带青枝。 可爱故不与,绕床牵母衣。 文举方四岁,掉头扬青眉。 得果尚取小,焉能为尔嬉。

复制 顾清 《杂书五首 其二》

友人李民畏别号鹤峰尝欲予作诗未果也乌伤之任别有日矣为歌以送之

形式:

鹤城九峰俱有名,后来鹤峰名更清。鹤峰只在九峰里,题品往往由先生。 鹤峰鹤城相对起,烟水四周三百里。峰前一径画图开,翠竹碧梧清似水。 先生藏名三十年,鹤亦周旋云水间。一声此日彻天上,回首翻愁蕙帐闲。 蕙帐闲兮猿亦惊,作歌为尔谢山灵。不须驰烟向驿路,不须移文到山亭。 君不见九苞鸣鸟本在丹山外,终为箫韶仪舜庭。

复制 顾清 《友人李民畏别号鹤峰尝欲予作诗未果也乌伤之任别有日矣为歌以送之》
类型:

精膳郎中侯纶母张宜人寿七十

形式:

五丝蹙云双帔长,珠冠翠蕤明两珰。 早年身侍两姑傍,良人执戟戍边方。 齐眉举按上高堂,夜灯课子青藜光。 良人已矣诸孤昌,大者名在六郡良。 小者南省尚书郎,诸孙阶下俨成行。 瑶环瑜珥间珩璜,花前迭进奉霞觞。 花枝拂帘风日香,人间总谓天茫茫。 有如人斯天岂忘,新年七十鬓微霜。 药饵不御身康强,门前晋水春洋洋。 谓君酿取酒千缸,君家此乐殊未央。

复制 顾清 《精膳郎中侯纶母张宜人寿七十》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