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歌·秋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寒风飘飘,冷雨潇潇,就是那能睡的陈抟也睡不着。说不完的烦恼和愁苦伤透了心怀,伤心的泪水扑簌簌地像断线珍珠飞抛。秋蝉烦噪罢了蟋蟀又叫,渐渐沥沥的细雨轻打着芭蕉。

注释
双调:宫调名。大德歌:曲牌名。
便做:就算,即使。陈抟(tuán):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名“希夷先生”,曾修道于华山,常一睡百天不醒。这句是说思人心切,即使做了陈抟也难以入睡。
扑簌簌:流泪的样子。
蛩:蟋蟀,又名促织。
淅零零:形容雨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这首小令描写的少妇的烦恼,是因为“人未归”而引发的,故“懊恼伤怀抱”便成为此曲表现的重点。此曲起头三句写风、写雨、写长夜不眠,由景入情,直入怀抱。“风飘飘,雨潇潇”,是说风雨交加,突然而至,声势咄咄逼人。这开头两句就给脆弱的少妇带来很大压力。“飘飘”“潇潇”双声叠韵,音响悠长,倍增空寂之情。女主人公心绪不宁,夜难成寐,所以第三句就说“便做陈抟睡不着”。这是借五代时在华山修道的陈抟老祖的故事,极言少妇被哀思愁绪煎熬着,即使做了陈抟,也难以入睡。忧思如此之深,终至烦恼、悔恨、伤心、落泪。所以四、五句又写道:“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这是女主人公的愁苦情状。“扑簌簌泪点抛”是对这位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并在准确地捕捉这一典型细节以后留下空间,让读者想像补充,其闺房幽情在充实中越发空灵。如果说在《大德歌·春》、《大德歌·夏》两支小令里,尚局限于由于忧思而形容憔悴、瘦骨嶙峋的话,那么在《大德歌·秋》这支小令里,她的忧思就势如潮涌,终于冲决感情的堤坝,伤心的泪水滚滚而下了。不言而喻,“扑簌簌泪点抛”,就是对这位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最后二句“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继续写景,景语皆情语,蝉噪蛩鸣,雨打芭蕉。这些外界景物强烈地衬托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难以言喻的久别之苦,进一步凸现女主人公愁苦的心境。此时此刻,窗内:枕冷衾寒,形单影只;窗外:秋蝉寒蛩,轮番聒噪。这一切都融化在一起,物我不分,从而使女主人公的离思之苦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大有“梧桐声,,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的境界。

  此曲从秋景写起,又以秋景作结,中间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景相生,交织成篇,加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大大提高了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大德歌是关汉卿在元成宗年间创作的新曲调,可知这首《大德歌·秋》作于大德(元成宗年号,1297—1307)年间,具体作年不详。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关汉卿介绍和关汉卿诗词大全

诗人: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
复制作者 关汉卿
猜您喜欢

秋思寄玄览

形式:

澄光凉露白,商节气萧森。 愁逐朝云乱,思因夜雨沈。 春罗沾别泪,秋练捣寒砧。 鸟宿人烟暝,萤飞松影深。 闺帷怀远梦,关塞忆归心。 赋就长门怨,歌成团扇吟。 苍茫河汉邈,迢递客星临。 纵有高山调,徒悬绿绮琴。

复制 屠瑶瑟 《秋思寄玄览》

哭友

形式:

神交忆昔许相同, 死别生离一梦中。 泪洒西风谁会意, 停云正在大江东。

复制 徐复祚 《哭友》

送人之咸阳

形式:

送尔咸阳道,风霜冷不胜。 鸡啼将落月,马怯欲消冰。 火后无秦殿,回中有汉陵。 斜阳看故国,烟树郁层层。

复制 谢肇淛 《送人之咸阳》

题吴兴海天阁(道场山)

形式:

飞阁接天都,珠宫控太湖。 山光围百雉,野色入三吴。 木落禽声尽,云崩塔势孤。 东南多王气,回首起栖乌。

复制 谢肇淛 《题吴兴海天阁(道场山)》

南旺挑河行

形式:

堤遥遥,河弥弥,分水祠前卒如蚁。 鹑衣短发行且僵,尽是六郡良家子。 浅水没足泥没骭,五更疾作至夜半。 夜半西风天雨霜,十人八九趾欲断。 黄绶长官虬赤须,北人骄马南肩舆。 伍伯先后恣诃挞,日昃喘汗归籧篨。 伍伯诃犹可,里胥怒杀我。 无钱水中居,有钱立道左。 天寒日短动欲夕,倾筐百反不盈尺。 草傍湿草炊无烟,水面浮冰割人膝。 都水使者日行堤,新土堆与旧岸齐。 可怜今日岸上土,雨中仍作河中泥。 君不见会通河畔千株柳,年年折尽官夫手。 金钱散罢夫未归,催筑南河黑风口。

复制 谢肇淛 《南旺挑河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