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只有我伤心不已悲情无限!我梦见自己重回故国,一觉醒来双泪垂落。有谁与我同登高楼?我永远记得一个晴朗的秋天,在高楼眺望。往事已经成空,就仿佛在梦中一般。

注释

何能:怎能。 免:免去,免除,消除。 销魂:同「消魂」,谓灵魂离开肉体,这里用来形容哀愁到极点,好像魂魄离开了形体。 独我:只有我。 何限:即无限。 重归:《南唐书·後主书》注中作「初归」。全句意思是说,梦中又回到了故国。 觉来:醒来。 垂:流而不落之态。 谁与:同谁。 长记:永远牢记。 秋晴:晴朗的秋天。 望:远望、眺望。 还如:仍然好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是五代南唐词人李後主写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李後主国亡家破,身为囚虏之後。词的上阕,写对故国难回的伤心,下阕,写对往事成空的哀叹,表达了词人对故国、往事的无限思怀,对囚居生活的极端哀怨,词意凄惋,字里行间,充满着无限的愁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清·陈亦峰《别调集·卷一》: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近·唐季特《唐宋词简释》:此首思故国,不假采饰,纯用白描。但句句重大,一往情深。起句两问,已将古往今来之人生及己之一生说明。「故国」句开,「觉来」句合,言梦归故国,及醒来之悲伤。换头,言近况之孤苦。高楼独上,秋晴空望,故国杳杳,销魂何限!「往事」句开,「还如」句合。上下两「梦」字亦幻,上言梦似真,下言真似梦也。” 近·詹安泰《李璟李煜词》:马令《南唐书·後主书第五》注:「後主乐府词云:故国梦初归,觉来双泪垂!又云:小园昨夜又西风,故国不堪翘首月明中!皆思故国也。」这是李煜入宋後抒写亡国哀思的作品。前段是说人生都不免有愁恨,而我的情怀更觉难堪,这是泛指一般的情况。梦回故国,一觉醒来便流泪,这是专指特殊的情况。後段紧接特殊情况推进一层说,本来故国是不堪回首的,可是老是记着以前秋高气爽的时候跟人在楼上眺望的情事。现在叫谁跟我一起呢?看来旧事全是空幻的,只是像一场大梦罢了。从悲痛之极,无可奈何,归结到人生如梦,便觉真挚动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煜介绍和李煜诗词大全

诗人: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
复制作者 李煜
猜您喜欢

将赴上庠偶成

形式:

卷中课最诗成后,枕上功名睡美馀。 弟子解疑常隐几,轮人能笑久观书。 山林沉痼时搔首,松菊耽淫自荷锄。 干世可能寻一饱,齑盐未用食无鱼。

复制 张耒 《将赴上庠偶成》

早登望嵩楼望少室雪畏风不敢招客

形式:

临汝城中春雪消,望嵩楼上对岧峣。 已披氛雾呈孤秀,未许春寒上泬寥。 子晋玉笙如不隔,浮丘仙袂欲相招。 便思唤客同清赏,苦畏春风入敝貂。

复制 张耒 《早登望嵩楼望少室雪畏风不敢招客》

江亭别故人

形式:

津亭把酒燕西东,无复馀花一点红。 农事一春荒积雨,长淮千里驾东风。 休谈世事循环外,且寄骚愁醉眼中。 船鼓已鸣篙缆起,客行何事亦匆匆。

复制 张耒 《江亭别故人》

寄滁州邵子发同年二首

形式:

年来万事付禅宗,两鬓虽青心已翁。 欲借一廛希许子,更将五斗继无功。 春来行乐君应厌,老去裁诗我未工。 闻道琅邪山色好,为题新句寄清风。

复制 张耒 《寄滁州邵子发同年二首》

和宏父新秋诗

形式:

年年庭下梧桐叶,长为骚人先报秋。 已惊岁月悲霜鬓,更望山川歌四愁。 浮生百感漫自苦,一醉万虑同时休。 瀛洲仙客莫惆怅,直泛三山烟浪舟。

复制 张耒 《和宏父新秋诗》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