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 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幅员辽阔。宫殿高大雄伟,可与天际相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就像罩在烟雾里的女萝。在这种奢侈的生活里,我哪里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 自从做了俘虏,我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宫廷里的音乐机关/教坊的乐工们还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

注释

破阵子:词牌名。 四十年: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三十八年。此处四十年为概数。 凤阁:别作“凤阙”。凤阁龙楼指帝王能够居所。霄汉:天河。 玉树琼枝:别作“琼枝玉树”,形容树的美好。烟萝:形容树枝叶繁茂,如同笼罩着雾气。 识干戈:经历战争。识,别作“惯”。干戈:武器,此处指代战争。 沈腰潘鬓:沈指沈约,《南史·沈约传》:“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潘岳,潘岳曾在《秋兴赋》序中云:余春秋三十二,始见二毛。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辞庙:辞,离开。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犹奏:别作“独奏”。 垂泪:别作“挥泪”。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得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此词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毛先舒《南唐拾遗记》:此词或是追赋。……至若挥泪听歌,特词人偶然语。 白苹洲:(“几曾识干戈”)这一句,使上片结论,有猛然顿住,令人惊醒之感。虽为哀痛之语,却不乏千钧之力。虽听之突兀,但感之自然,可见作者倚声作句之精熟和自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煜介绍和李煜诗词大全

诗人: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
复制作者 李煜
猜您喜欢

和上人照乘

形式:

渥沭恩光告老臣,归来丛桂一番春。 山中好结青莲侣,物外笑闲白发身。 云带磬声仍是旧,纱笼墨迹久弥新。 可能借我逃禅地,筇随飞锡不嫌频。

复制 黄公辅 《和上人照乘》
类型:

寿梁我泉九十一

形式:

小桥流水荡轻烟,三月桃开树树妍。 野老机忘鸥即我,至人踵息乳为泉。 三千不管闲中界,九十长娱物外天。 差似荆台披鹤氅,更从何处觅行仙。

复制 黄公辅 《寿梁我泉九十一》

生日和香山侄孙

形式:

掩映榴花艳暑天,漫留佳客酌蔬筵。 方惭设矢悬弧意,敢谓呼羊叱石仙。 木屐葵蓑聊自老,白云红日可高眠。 乾坤容我闲方得,濯足村前有碧川。

复制 黄公辅 《生日和香山侄孙》

旅中书怀

形式:

堪笑浮生只偶然,蹉跎八十更馀年。 七朝阅历惭何补,三畏操存谩自坚。 避地衰迟耽广莫,遭时草昧任播迁。 真机原在仪容表,纵有丹书未易传。

复制 黄公辅 《旅中书怀》

甲申除日见荔圃桃开

形式:

信是流光去似蛇,梅花开后又桃花。 花因节序催残腊,暖到枝头竟茁芽。 任却玄英还造物,放开老眼阅年华。 送年莫问谁醒醉,阮北阮南共一家。

复制 黄公辅 《甲申除日见荔圃桃开》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