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昌歜

飞来峰

寒峰插天出,玲珑万菡萏。 微风起松际,怪石势摇撼。 上有百尺松,幽花缀红糁。 野猿忽跃去,滴下露千点。 回首冷泉亭,天镜光潋潋。 游姬长眉青,娇童两髦髧。 平生山水癖,如人嗜昌歜。 对此一壶酒,玉色翻醉脸。 路逢老祝发,绛袍金光闪。 兹山信自佳,恨为缁尘染。 置之且复醉,天竺鼓紞紞。
收藏 陈孚《飞来峰》
复制 陈孚《飞来峰》
类型:

夜坐观小儿作拟毛诗欣然有赋

北风城头鼓紞紞,徂岁峥嵘正多感。 老夫假寐角巾低,稚子高吟两髦髧。 衰迟笑我藏袖手,狂率怜渠满躯胆。 旋炊粉饐裹青箬,新煠饧枝缀红糁。 未言问事渐澜翻,且赏挥毫能果敢。 嗟予畴昔如汝年,万卷纵横恣窥览。 即今见汝尚欢欣,此癖真同嗜昌歜。 夜阑我困儿亦归,独与狸奴分坐毯。
收藏 陆游《夜坐观小儿作拟毛诗欣然有赋》
复制 陆游《夜坐观小儿作拟毛诗欣然有赋》
类型:

再过刘会卿丧所卜胡姬为尸仍设双俑为侍命伶

昨日经过旧堂宿,今日经过旧堂哭。交情今日尽凋残,草堂自此成幽独。 追忆平生颜,宛然在心目。炙鸡絮酒去复来,素车白马情未足。 君不见古人祭天亦有尸,迎尸今日迎胡姬。胡姬旧为门下客,曾问今宵是何夕。 今日寓其神,栖其魄,笑语若平生,欢宴未终毕。坐上坐,身外身,此时此际相主宾。 存殁几时分两地,宾主何曾是两人。谁谓君不起,音容忽凭几。 胡姬代君饮,胡姬代君语。谁云君不知,对酒君不辞。 谁言君不见,肝肠在颜面。两两为刍灵,侍立何亭亭。 不知向秀《思旧赋》,不为庾信《思旧铭》。中郎虎贲意有托,不知为蝴蝶兮为螟蛉。 一杯酹先酒,二杯献吾友,三杯且共斟,停云在郊薮。 《前缓声》连《后缓声》,《大垂手》兼《小垂手》。一弹遽沉吟,再弹怆已深,三弄犹自可,四奏伤知音。 君再生,我未死,相看半死生,何处分悲喜。一声《薤露》杂《吴歈》,一唱《阳关》入《蒿里》。 思其人,到其堂,依然其处在,谁谓其人亡?予尝忤流俗,君偏嗜昌歜。 今日胡姬为主人,朝云朝露迫我身。不及黄泉也相见,长踏陆土如沉沦。 为君歌,为君舞,酒到刘伶坟上土。呜呼!酒到刘伶坟上土。
收藏 张献翼《再过刘会卿丧所卜胡姬为尸仍设双俑为侍命伶》
复制 张献翼《再过刘会卿丧所卜胡姬为尸仍设双俑为侍命伶》
类型:

再赠书田翁

贾孟骨已霜,冷径无人造。 岂谓千载下,复得见孤峭。 咄咄书田翁,坚僻遂成操。 澄泉涸亦洁,劲木折不挠。 秋蝉露在腹,忍饥只自噪。 猛士深入敌,战死不受犒。 高言吐向众,率谓狂且耄。 我闻径相访,候门不敢敲。 自袖新成诗,片羽投壶峤。 垣径半倾夷,竹木尚幽窅。 檐际未消雪,下覆无烟灶。 短发披破褐,瞳子澄不眊。 浮面光可掬,对我生照曜。 伛偻降相引,唇舌屡为掉。 九河泻迤延,鲸鹏斗险奥。 大雅久衰歇,顽艳日袭盗。 独握怀中冰,有得非世要。 我聆始惊叹,但觉气浩浩。 见许坐蓬荜,荣我等朝庙。 况复致拳拳,瓜李费琼报。 夫子嗜昌歜,今吻得古好。 周鼎杂康瓠,宝弃须细较。 新得足自雄,前功吁可悼。 倘使行走随,执鞭甘所效。
收藏 李宪乔《再赠书田翁》
复制 李宪乔《再赠书田翁》
类型:

次韵郭

香严参鼻观,可受郢人斤。 谁能论许事,且炷松炉薰。 借此沈水力,侑我棐几文。 小阁亦窈窕,青烟散敷纷。 与人共婆娑,此意良殷勤。 恨无博山赋,可写蜀锦纹。 老人住江东,来作江西云。 江湖渺归思,先弟无馀芬。 焚香此幽事,此外何所欣。 如人嗜昌歜,岂复思膻荤。 令君出新语,种学窥多闻。 但恐燕寝句,颇惭韦使君。 更当宿残火,薄雾看氤氲。
收藏 周紫芝《次韵郭》
复制 周紫芝《次韵郭》
类型:

答李端叔书

  轼顿首再拜。闻足下名久矣,又于相识处,往往见所作诗文,虽不多,亦足以髣髴其为人矣。   寻常不通书问,怠慢之罪,独可阔略,及足下斩然在疚,亦不能以一字奉慰。舍弟子由至,先蒙惠书,又复懒不即答,顽钝废礼,一至于此,而足下终不弃绝,递中再辱手书,待遇益隆,览之面热汗下也。   足下才高识明,不应轻许与人,得非用黄鲁直、秦太虚辈语,真以为然耶?不肖为人所憎,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以二子为妄则不可,遂欲以移之众口,又大不可也。   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譊譊至今,坐此得罪几死,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直可笑也。然世人遂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妄论利害,搀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譬之候虫时鸟,自鸣自己,何足为损益。轼每怪时人待轼过重,而足下又复称说如此,愈非其实。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足下又复创相推与,甚非所望。   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无乃闻其声不考其情,取其华而遗其实乎?抑将又有取于此也?此事非相见不能尽。   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此书虽非文,然信笔书意,不觉累幅,亦不须示人。必喻此意。   岁行尽,寒苦。惟万万节哀强食。不次。
收藏 苏轼《答李端叔书》
复制 苏轼《答李端叔书》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