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

本草纲目 · 虫部 · 蜚蠊

释名 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香娘子。 气味 咸、寒、有毒。 主治 瘀血,症坚,寒热,下气,利血脉。 附方 蜚蠊今通称蟑螂,苏州民间用以治小儿因缺乳而引起的形瘦神疲、腹胀泄泻等症。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虫部 · 蜚蠊》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虫部 · 蜚蠊》
类型:

本草纲目 · 石部 · 菩萨石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解药毒蛊毒,及金石药发动作痈疽渴疾,消扑损瘀血,止热狂惊痫,通月经,解风肿,除淋,并水磨服。蛇虫蜂狼犬毒箭等伤,并末傅之。明目去翳。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菩萨石》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菩萨石》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牡丹

释名 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 气味 (根皮)辛、寒、无毒。 主治 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瘀血自尿中排出。 下部生疮(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附方 牡丹的功用。在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能治心、肾、肝等经的伏火(阴火,相火)。治伏火,许多人多用黄蘖;其实,牡丹更胜于黄蘖。李时珍指出:牡丹只取红、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气味不纯,不可用”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牡丹》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牡丹》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