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服

本草纲目 · 木部 · 榉

释名 榉柳、换柳。 气味 苦、大寒、无毒。 主治 通身水肿。用榉树皮煮汁每日饮服。 毒气攻腹,手足肿痛。用榉树皮和槲树皮煮汁。浓哪饴糖状,另以桦皮煮浓汁调匀饮服。 双目发红。用榉皮去粗皮,切取二两,古钱七个,同放水一升半中,煎取七合,去渣,乘热洗眼,一天两次。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榉》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榉》
类型:

本草纲目 · 虫部 · 壁钱

释名 壁镜。 气味 无毒。 主治 喉痹乳蛾。用墙上壁钱七个,内要活蛛二枚,以白矾(一块约重七分)化开,一起烧存性,出火毒后研为末,吹入喉中,能治重病。忌食热肉、硬物。 小儿呕逆。用壁钱虫窠幕(壁茧)十多枚,煮汁饮服。 产后咳逆不止。用壁茧三、五个,煎汁细细饮服。 疮口不收。用壁茧频频敷贴。 虫牙疼痛。把乳香放放壁茧内,烧存性,填入牙孔中。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虫部 · 壁钱》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虫部 · 壁钱》
类型:

本草纲目 · 菜部 · 莱菔

释名 芦萉、萝卜、紫花菘、温菘、土酥。 气味 温、无毒。(根)辛、甘,(叶)辛、苦。 主治 反胃。用蜂蜜煎萝卜细细嚼咽。 肺痿咳血。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 鼻血不止。用萝卜捣汁半碗,加酒少许,热服,并以汁注入鼻中。或先将酒煎开,加萝卜再煎,饮服。 禁口蜊。用萝卜捣汁一小碗,加蜜一碗、水一碗同煎。早服一次,午服一次,俯视晚用米汤送服阿胶丸百粒。如无萝卜,以子加水捣汁亦可。又方:加枯矾七分同煎。又方:只用萝卜菜煎汤,每且饮服。又方:用萝卜片不拘新旧,染蜜噙口中,咽汁,味淡再换。如想进食,可喝一点肉粥。 大肠便血。用大萝卜皮烧存性,荷叶烧存性,蒲黄生用,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沙石诸淋,疼不可忍。用萝卜切片,泡蜜中,稍待即取出,炙干数次,不可过焦,细嚼后,盐汤送下。王码服三次,此方名“瞑眩膏”。 遍体浮肿。用萝卜、浮麦等分,泡汤饮服。 偏正头痛。用生萝卜汁一小杯,令病人犯卧,随头痛的左右侧注入鼻中,有特效。 满口烂疮。用萝卜自然汁频频漱口,吐去涎汁。甚效。 汤火伤。用生萝卜捣汁敷涂。 久嗽痰喘。用萝卜子(炒)、杏仁(去皮尖,炒),等分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麻子在。每服三、五丸,时时噙咽。 便秘。用萝卜炒一合,加水捣烂,和皂荚末二钱服,即通。 牙齿疼痛。有萝卜子十四粒,生研,以入乳调匀,左侧痛点右鼻,右侧痛点左鼻。 疮疹不出。用萝卜子生研为末,米汤送服二钱。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菜部 · 莱菔》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菜部 · 莱菔》
类型:

本草纲目 · 菜部 · 水芹

释名 芹菜、水英、楚葵。 气味 (茎)甘、平、无毒。 主治 小儿吐泻有芹菜切细,煮汁饮服。 小便淋痛。用水芹菜(有白根者)去叶,捣取汁,水冲服。 小便出血。有水芹捣汁,一天服六、七合。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菜部 · 水芹》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菜部 · 水芹》
类型:

本草纲目 · 兽部 · 马

气味 马肉:辛、苦、冷、有毒。白马尿:辛、微寒、有毒。白马通(白马屎):微温、无毒。 主治 马肉:除热,下气,长筋骨,强腰脊,治寒热痿痹。煮汁,洗治头疮白秃及豌豆疮毒。 白马尿: 妇女乳肿。用马尿涂搽,立愈。 痞块心痛。用僵蚕末二钱,白马尿调服。同时也调敷痛处。 白马通: 吐血不止。用白马通烧过,加水研细,绞汁一升饮服。 久痢赤白。用马屎一丸,烧灰,水送服。 搅肠沙痛。用马屎研汁饮服。立愈。 多年恶疮。用马屎及马牙,同研烂敷上。数次即愈。 冻指欲堕。用马屎煮水久泡冻处即愈。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兽部 · 马》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兽部 · 马》
类型:

本草纲目 · 兽部 · 麂

气味 肉:甘,热,无毒。 主治 肉:五痔病。炸熟,以姜,醋进之,大有效。头骨:烧灰饮服,治飞尸。皮:作靴,袜,除湿气脚痹。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兽部 · 麂》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兽部 · 麂》
类型:

本草纲目·菜部·莱菔

释名 芦萉、萝卜、紫花菘、温菘、土酥。 气味 温、无毒。(根)辛、甘,(叶)辛、苦。 主治 反胃。用蜂蜜煎萝卜细细嚼咽。 肺痿咳血。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 鼻血不止。用萝卜捣汁半碗,加酒少许,热服,并以汁注入鼻中。或先将酒煎开,加萝卜再煎,饮服。 禁口蜊。用萝卜捣汁一小碗,加蜜一碗、水一碗同煎。早服一次,午服一次,俯视晚用米汤送服阿胶丸百粒。如无萝卜,以子加水捣汁亦可。又方:加枯矾七分同煎。又方:只用萝卜菜煎汤,每且饮服。又方:用萝卜片不拘新旧,染蜜噙口中,咽汁,味淡再换。如想进食,可喝一点肉粥。 大肠便血。用大萝卜皮烧存性,荷叶烧存性,蒲黄生用,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沙石诸淋,疼不可忍。用萝卜切片,泡蜜中,稍待即取出,炙干数次,不可过焦,细嚼后,盐汤送下。王码服三次,此方名“瞑眩膏”。 遍体浮肿。用萝卜、浮麦等分,泡汤饮服。 偏正头痛。用生萝卜汁一小杯,令病人犯卧,随头痛的左右侧注入鼻中,有特效。 满口烂疮。用萝卜自然汁频频漱口,吐去涎汁。甚效。 汤火伤。用生萝卜捣汁敷涂。 久嗽痰喘。用萝卜子(炒)、杏仁(去皮尖,炒),等分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麻子在。每服三、五丸,时时噙咽。 便秘。用萝卜炒一合,加水捣烂,和皂荚末二钱服,即通。 牙齿疼痛。有萝卜子十四粒,生研,以入乳调匀,左侧痛点右鼻,右侧痛点左鼻。 疮疹不出。用萝卜子生研为末,米汤送服二钱。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莱菔》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莱菔》
类型:

本草纲目 · 木部 · 牡荆

释名 黄荆、小荆、楚。 气味 实:苦、温、无毒。 叶:苦、寒、无毒。 根:甘、若、平、无毒。 茎:甘、平、无毒。 主治 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 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甚效。 湿痰白浊。用牡荆子炒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耳聋。用牡荆子泡酒常饮。 叶: 九窍出血。用荆叶捣汁,酒调服二合。 小便尿血。治方同上。 腰脚风湿。用荆叶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 根:各各上风疾。用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 茎:灼疮发热,风牙痛。青盲内障。 荆沥: 中风口噤。服荆沥,每次一升。 头风头痛。用日取荆沥饮服。 喉痹疮肿。取荆沥细细咽服。或以荆一把,水煎服。 心虚惊悸,形容枯瘦。用荆沥二升,火上煎成一升六合,分四次服,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 赤白痢。久不愈。用荆沥饮服,每日五合。 疮癣。用荆沥涂搽。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牡荆》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牡荆》
类型:

宴曜武堂诗

沐浴洪流,饮服清芳。 将结微根,永晞朝阳。 恭承渥惠,庶无怠荒。
收藏 牵秀《宴曜武堂诗》
复制 牵秀《宴曜武堂诗》
类型:

本草纲目 · 木部 · 竹

气味 竹叶(堇竹叶):苦、平、无毒; 竹叶(淡竹叶):辛、平、大寒、无毒;; 竹叶(苦竹叶):苦、冷、无毒。; 竹茹(淡竹茹):甘、微寒、无毒; 竹沥(淡竹沥):甘、大寒、无毒。 主治 竹叶: 上气发热(急热之后饮冷水所引起)。用竹叶三斤、桔皮三两,加水一斗,煮成五升,细细饮服。三天服一剂。 时行发黄。用竹叶五升(切细)、小麦七升、石膏三两,加水一斗半,煮取七升,细细饮服。服尽一剂可愈。 牙齿出血。用淡竹叶煎浓汁含漱。 脱肛不收。用淡竹叶煎浓汁热洗。 不儿头疮、耳疮、疥癣。用苦竹叶烧为还想,调猪胆涂搽。 竹茹: 伤寒劳复,卵肿股痛。用竹茹一升,加水三升,煮沸几次后,服汁。 妇女劳复(病初愈因过劳复发,热气冲胸,手足抽搐,状如中风)。用淡竹茹半斤、栝楼二两、加水二升,煎成一升,分二次服下。 妇女损胎(孕八、九月时,或跌伤,或惊伤,心痛)。用竹茹五两,加酒一升,煎成五合服下。 月经不净。用竹茹微炙,研为末。每服三钱,加水一碗煎服。 小儿热痛,口噤体热。用竹茹三两、加醋三升,煎成一升。每服一合。 跌打内伤(血在胸背,胁中刺痛)。用竹茹、乱发各一团,炭火炙煎为末,加酒一升,煮开三次服下。三服可愈。 竹沥: 中风口噤。用竹沥、姜汁等于发,每日饮服。 产后中风、口噤、身直、面青,手足反张。以竹沥饮一、二升,即苏。 小和伤寒。用淡竹沥、葛根汁各六合,令慢慢饮服。 小儿狂语,夜后便发。用竹沥夜服二合。 妇女胎动(妊娠为房事所动,因绝)。用竹沥一程式,饮服立愈。 消渴尿多。频饮竹沥,数日可愈。 咳嗽肺痿(咳逆短气、胸中有声、吐脓痰,有臭味)。有淡竹沥一合服下。一天服三、五次,以愈为度。 产后虚汗。用淡竹沥三合,温服。过一会,再服一次。 目赤痛。眼不得开。用苦竹沥五合、黄连二分,棉裹浸一宿,频频点眼,令热泪出。 突然牙痛。用苦竹烧一头,另一头出汗,取汁涂痛处。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竹》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竹》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