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行

闰三月七日城西访友不遇马上口占

寒疾连朝避风雨,今晨一出复何如。 扣门投刺意不惬,上马逢人情有馀。 饥鹤啄虫行广陌,垂杨飘絮泛污渠。 暂经马市缁尘满,归去蓬窗理旧书。
收藏 宋褧《闰三月七日城西访友不遇马上口占》
复制 宋褧《闰三月七日城西访友不遇马上口占》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莨菪

释名 天仙子、横唐、行唐。 气味 (子)苦、寒、无毒。 主治 突发颠狂。用莨菪三升,研细,在一升酒中泡几天。去渣,煎成浓汁。一天内分三次饮完。如觉头中似有虫行,额部及手脚现红点,即是病快要好的现象。 风痹厥痛。和莨菪三钱(炒),大草乌头、甘草各半两,五灵脂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螺青为衣。每服十丸,男子用菖蒲酒送下,女子用芫花汤送下。 久咳不止(痰有脓血)。用莨菪子五钱,先煮后炒,研细,加酥油如鸡收蛎的量,大枣七枚,同煎至油尽。取枣日食三枚。又方:取莨菪子三撮吞服,一天服五、六次,极验。 长期水泻。用干枣十个,去核,填入莨菪子,扎定,烧存性。每服一钱,粟米汤送下。 赤白痢。用大黄(煨)半两、莨菪子(炒黑)一撮,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肠风下血。用莨菪子一升,晒干、捣烂、筛细;生姜半斤,取汁;同入银锅中加二升。一起煎成浓糖稀状,再倒入酒五升,慢火上进一步煎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天早晨用酒送服三丸,视病情可增至五、七丸。安服有微热。勿惊异,病重的人服过三日,当有下泻病愈后,泻亦止。 脱肛不收。用莨菪子炒过,研为末,敷患处。 风牙虫牙。用莨菪子一撮,放在小口瓶内烧类。以小管引烟入病齿处。又方:把莨菪子装入瓶内,热汤淋药得气,吸入口中,药冷即换。有涎出,可吐去。 风毒咽肿或瘰疬咽肿,吞水不下。用莨菪子研为末,每服两小匙,水送下。极效。 乳痈坚硬。用新莨菪子半匙,清水一碗磅服。注意不得把药嚼破。 恶疮似癞,长期不愈。用莨菪子烧存性,研为末,敷患处。 跌打损伤。用莨菪子三工业区末,加羊油调涂伤处。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莨菪》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莨菪》
类型:

本草纲目 · 石部 · 食盐

释名 亦名鹾。 气味 甘、咸、寒、无毒。 主治 下部蚀疮。将盐炒热,用布包好,令病人坐布袋上。 胸中痰饮,欲吐不出。饮盐开水可促使吐出。 病后两胁胀痛。炒盐熨之。 下痢肛痛。炒盐布包熨患处。 风热牙痛。用槐枝煎成浓汤两碗,加盐一斤煮干,炒后研细。每天来擦牙,同时用水冲一点来洗眼。 虫牙。用盐半两、皂荚两个,同烧红,研细。每夜临睡前,用来揩牙,一月后可治愈。 齿痛出血。每夜用盐末厚封齿根肉上。等液汁流尽后才睡觉。流汁时,不断敲叩牙齿。如此十夜,齿痛止,血亦停。忌食劳腥。 小舌下垂。用筷子沾盐(或用煅过的盐)点在小舌上,几次即愈。 耳鸣。用盐五升,蒸热,装在袋中,以耳枕之。袋冷则换。 眼常流泪。用盐少许点眼中,冷水洗数次即愈。 翳子蔽眼。用生盐研细,以少许点眼。小儿生翳,亦可用此法治疗。 身上如有虫行。用盐斗和水一石煎热洗澡,连洗三、四次,有效。 蜈蚣咬人,蜂虿叮螫。嚼盐涂伤处或用热盐水浸伤处。 溃痈作痒。用盐抹患处周围,痒即止。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食盐》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食盐》
类型:

题翁卷山居二首

空山无一人,君此寄闲身。 水上花来远,风中树动频。 虫行黏壁字,茶煮落巢薪。 若有高人至,何妨不裹巾。
收藏 徐照《题翁卷山居二首》
复制 徐照《题翁卷山居二首》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