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十

五月五日天中节,百草头上看生杀。 甘草黄连自苦甜,人参附子分寒热。 薰莸难昧双垂爪,滋味那瞒初偃月。 圆明了知心念闲,摩诃迦叶能分别。
收藏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十》
复制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十》
类型:

本草纲目 · 木部 · 厚朴

释名 烈朴、赤朴、厚皮。树名榛,子名逐折。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脾胃虚损。用厚朴(去皮,切片)、生姜(连皮,切片)二斤,在水五升中同煮干,去姜,焙朴,再以干姜四两、甘草二两,同厚朴一起,在水五升中煮干,去甘草,焙闰、朴为末加枣肉、生姜同煮熟,去姜,把枣内、药末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方中再加熟附子亦可。此方名“厚朴煎丸”。 痰呕逆。饮食不下。用厚朴一两、姜汁炙黄,研为末,每服二匙,米汤调下。 腹前胀满。用厚朴(制)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枣十枚,大枳实五枚,桂二两,生姜五两,加水一培,煎成四升,温服八合。一天服三次,呕吐者再加半夏五合。此名“厚朴七物汤”。 气胀心闷,饮食不下,久患不愈。用厚朴以姜汁炙焦后研为末。每服二匙,陈米汤调下,一天服三次。 反胃、下泻。治方同上。 霍乱腹痛。用厚朴(炙)四两、桂心二两、枳实五枚、生姜二两,加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三次服下。此方名“厚朴汤”。 久痢。用厚朴三两、黄连三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空心细细服下。 大肠干结。用厚朴(生研)、猪脏(煮熟捣烂)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水送下。 尿浑浊。用厚朴(姜汁炙)一两、白茯苓一钱,加水、酒各一碗,煎成一碗,温服。 月经不通。有厚朴三两(炙过,切细),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分二次空心服下。三、四剂之后,即见特效。方中如桃仁、红花亦可。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厚朴》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厚朴》
类型:

本草纲目 · 木部 · 酸枣

释名 山枣。 气味 (酸枣)酸、平、无毒。 主治 胆风沉星(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多睡)。用酸枣仁一两(生用)、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微焦为散。每取二钱,加水七分煎至六分,温服。 胆虚不眠(心多惊悸)。用酸枣仁一两,炒香,捣为散。每服二钱,竹叶汤调下。又方:再加人参一两、辰砂半两、乳香二钱半,调炬蜜做成丸子服下。 振悸不收藏。用酸枣仁二升,茯苓、白术、人参、甘草各二两,生姜六两,加水八升,煮成三分,分次服。此方称“酸枣仁汤”。 虚烦不眠。用酸枣仁二升,母、干姜、茯苓、芎各二两,甘草(炙)一两,先以水一斗煮枣仁,得汁七程式,再放入其余各药同煮,最后得汁三程式,分次服下。此方名“酸枣仁汤”。 骨蒸不眠。用酸枣仁一两,加水二碗研绞取汁,下粳米二合煮粥。粥熟后,再下地黄汁一合,煮匀吃下。 盗汗,用酸枣仁、人参、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酸枣》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酸枣》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马兜铃

释名 都淋藤、独行根、土青木香、去南根、三百两银药。 气味 (实)苦、寒、无毒。 主治 水肿喘急。用马兜铃煎汤,每日服。 肺气喘急。用马兜铃二两,去壳及膜,酥半两,一起拌匀慢火炒干,加甘草(炙)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七,用水一碗,煎至六成,温服,或噙口中咽服。 痔瘘肿痛。把马兜铃放入瓶中,烧回熏患处,有效。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马兜铃》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马兜铃》
类型:

题蒋玉渊驭鹿图

仙人有骐骥,白鹿与胎禽。 君与鸣麑者,依依松树阴。 无人共甘草,有道即长林。 何物为王霸,雌雄且自深。
收藏 屈大均《题蒋玉渊驭鹿图》
复制 屈大均《题蒋玉渊驭鹿图》
类型:

乌榄

树树雌雄实,纯乌是木威。 红盐乘夜落,玉豉得霜肥。 青让回甘草,香怜满袖归。 上林人未识,羹和似君稀。
收藏 屈大均《乌榄》
复制 屈大均《乌榄》
类型:

题方医卷方歙人客高邮

儿童每见求甘草,道侣相逢话药方。 高邮城里寻常去,收得姜芽几许长。
收藏 袁宏道《题方医卷方歙人客高邮》
复制 袁宏道《题方医卷方歙人客高邮》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芍药

释名 将离、梨食、白芍、余容、延。白者名金芍药,赤者名木芍药。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木舌肿满。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鱼骨鲠喉。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附方 芍药有赤、白两类。“赤芍药散邪”,故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白芍药益脾”,帮育养血剑阴,柔肝止痛。芍药民是妇科的常用药物。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芍药》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芍药》
类型:

本草纲目 · 金部 · 铅霜

铅霜 释名亦名铅白霜。是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放醋坛中密封而成,经久即成霜。 李明珍介绍的铅霜制法:把铅打成钱,用绳穿线成串。另以瓦盆装生醋,在离醋三寸的上方,将中横挂盆中,然后用另一个瓦盆盖好,放在阴暗处等假生霜。刷下生出的霜以后,仍照样盖好瓦盆,待取新霜。 气味 甘、酸、冷、无毒。 主治 小儿惊热(心肺积热,夜卧多惊)。用铅霜、牛黄各半分,铁粉一分,研匀。每服四分之一钱,竹沥汁送下。 惊风疾(喉闭,牙紧)。用铅霜四分之一钱,加蟾蜍少计,为末。以乌梅肉蘸药揩在牙龈上;同时,把通关药吹进口里里。过一阵,喉牙就松开了。 消渴烦热。用铅霜、枯白矾等分,研细,调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用棉花包裹一料丸药放在口里,含化后,咽下药汁。又方:铅霜一两,根黄、硝石各一两,研末,每次用一钱,冷水送下。 喉痹肿痛(喘息,气难通)。用铅霜、甘草各半两,青黛一两,共研细,调醋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有效。 悬雍肿痛(小舌肿痛)。用铅霜一分、甘草(半生半灸)一分,共研细,包在棉花里,裹成小球,含口中,咽下药汁。 口里疳疮,牙龈肿烂。用铅霜、铜青各二钱,白矾如豆大一小块,共研为末,以鸡毛沾取,扫疮上。 鼻血不止。用铅霜研细,每服二分半,新汲水送下。 痔疮肿痛。用铅霜、白片脑各一分许,调酒涂搽,随手见效。 少女经闭。用铅霜半两、生地黄汁一合,调匀服。一天服三次。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金部 · 铅霜》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金部 · 铅霜》
类型:

本草纲目 · 果部 · 银杏

释名 白果、鸭脚子。 气味 (核仁)甘、苦、平、涩、无毒。 主治 寒嗽痰喘。用白果七个煨熟以熟艾作成七丸,每果中放入艾丸一颗,纸包再次煨香,去艾吃下。 哮喘痰嗽。用白果五个、麻黄二钱半、甘草(炙)二钱,加水一杯半,煎至领先成,临星时服。此方名“鸭掌散”。又方:白果二十一个(炒黄),麻黄三钱,苏子二钱,款冬花、法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钱,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一钱半,甘草一钱,加水三杯,煎成二杯,随时分作二次服下,不用姜。 咳嗽失声。用白果仁四两,白茯苓、桑白皮各二两,乌豆半升(炒),蜜半斤,一起煮熟,晒干为还想,以乳汁半碗拌湿,九蒸九晒,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开水送下。极效。 小便频数。用白果十四枚,一半生,一半煨,食之有效。 小便白浊。用生白果仁十枚,擂水服。一天服一次。病愈为止。 赤白带下。用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胡椒一钱半,共研为末,以乌云骨鸡一只,去肠填药,瓦器煮烂,空心服下。 肠风下血。用白果煨熟,出火气后,米汤送服。 虫牙。用生白果每饭后嚼一、二个,有效。 手足皲裂。用生白果嚼烂,每夜涂搽。 头面癣疮。用生白果仁切断,频频搽患处,直至病愈。 乳痈溃烂。用银杏仁半斤,以四两研酒服,以四两研敷患处。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果部 · 银杏》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果部 · 银杏》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