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附

三光篇

三光垂象表,天地有晷度。 声和音响应,形立影自附。 素日抱元乌,明月怀灵兔。
收藏 傅玄《三光篇》
复制 傅玄《三光篇》
类型:

过郭林宗墓

曾披汉史羡冥鸿,身脱虞罗汉已终。 遥望仙舟悲逝水,独留荒冢泣寒蛩。 碑欹有字腰垂断,树老无枝腹半空。 不敢折巾强自附,为君沽酒酹秋风。
收藏 杨文卿《过郭林宗墓》
复制 杨文卿《过郭林宗墓》
类型:

赠刘琨诗 其十六

先民颐意,潜山隐几。 仰熙丹崖,俯澡绿水。 无求于和,自附众美。 慷慨遐踪,有愧高旨。
收藏 卢谌《赠刘琨诗 其十六》
复制 卢谌《赠刘琨诗 其十六》
类型:

隋论

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则人重而物轻。人重而物轻,则物之附人也坚。物之所以去人,分裂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轻也。古之圣人,其取天下,非其驱而来之也;其守天下,非其劫而留之也。使天下自附,不得已而为之长,吾不役天下之利,而天下自至。夫是以去就之权在君,而不在民,是之谓人重而物轻。且夫吾之于人,己求而得之,则不若使之求我而后从之;己守而固之,则不若使之不忍去我,而后与之。故夫智者或可与取天下矣,而不可与守天下。守天下则必有大度者也。何者?非有大度之人,则常恐天下之去我,而以术留天下。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矣。 昔者三代之君,享国长远,后世莫能及。然而亡国之暴,未有如秦、隋之速,二世而亡者也。夫秦、隋之亡,其弊果安在哉?自周失其政,诸侯用事,而秦独得山西之地,不过千里。韩、魏压其冲,楚胁其肩,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寸攘尺取,至始皇然后合而为一。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是以销名城,杀豪杰,铸锋镝,以绝天下之望。其所以准备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愁苦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是以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而山泽皆应。由此观之,岂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欤? 今夫隋文之世,其亦见天下之久不定,而重失其定也。盖自东晋以来,刘聪、石勒、慕容、苻坚、姚兴、赫连之徒,纷纷而起者,不可胜数。至于元氏,并吞灭取,略已尽矣,而南方未服。元氏自分而为周、齐。周并齐而授之隋。隋文取梁灭陈,而后天下为一。彼亦见天下之久不定也,是以全得天下之众,而恐其失之;享天下之乐,而惧其不久;立于万民之上,而常有猜防不安之心,以为举世之人,皆有曩者英雄割据之怀,制为严法峻令,以杜天下之变。谋臣旧将,诛灭略尽,独死于杨素之手,以及于大故。终于炀帝之际,天下大乱,涂地而莫之救。由此观之,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悲夫!古之圣人,修德以来天下,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故其视失天下甚轻。夫惟视失天下甚轻,是故其心舒缓,而其为政也宽。宽者生于无忧,而惨急者生于无聊耳。昔尝闻之,周之兴,太王避狄于岐,豳之人民扶老携幼,而归之岐山之下,累累而不绝,丧失其旧国,而卒以大兴。及观秦、隋,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收藏 苏辙《隋论》
复制 苏辙《隋论》
类型:

客有别号莲塘者以自附于濂溪之说予谓之曰于中通得圣人之体于外直得圣人之用于不支蔓得圣人之真于出淤不染得圣人之清遂感而赋之

清清塘中莲,亭亭思公贤。 思公爱公莲,欲往隔湖天。 通直得自性,芳意谁与传。 岂无牡丹艳,徒为俗子怜。 扳荷玩水珠,弄化不成圆。 何因动遐想,敛衽莲峰前。
收藏 湛若水《客有别号莲塘者以自附于濂溪之说予谓之曰于中通得圣人之体于外直得圣人之用于不支蔓得圣人之真于出淤不染得圣人之清遂感而赋之》
复制 湛若水《客有别号莲塘者以自附于濂溪之说予谓之曰于中通得圣人之体于外直得圣人之用于不支蔓得圣人之真于出淤不染得圣人之清遂感而赋之》
类型:

万山

万山临汉江,杰立与岘偶。 杜公破三吴,磊落叔子后。 当年爱山意,无乃求自附, 自比诚不慙,山水亦奇秀。 羊公苟有知,当为颔其首。
收藏 苏洵《万山》
复制 苏洵《万山》
类型:

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七

先民颐意。 潜山隐几。 仰熙丹崖。 俯澡绿水。 无求于和。 自附众美。 慷慨遐踪。 有愧高旨。
收藏 卢谌《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七》
复制 卢谌《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七》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