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授

归去来 其四 宝门开六首

归去来。 离娑婆。 常在如来听妙法。 指授西方是释迦。 是释迦。
收藏 释法照《归去来 其四 宝门开六首》
复制 释法照《归去来 其四 宝门开六首》
类型:

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十节

慧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延至上席,徵诘奥议,见慧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慧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慧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慧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慧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议,犹如真金。于是为慧能祝发,愿事为师。慧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慧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慧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收藏 慧能《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十节》
复制 慧能《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十节》
类型:

百哀诗 其五十四 王子充

呜呼太极翁,妙手称浙右。 弟子何班班,经史皆指授。 炳如鸾凤翔,蔚若杞梓秀。 作者今已无,斯文嘅耆旧。
收藏 刘炳《百哀诗 其五十四 王子充》
复制 刘炳《百哀诗 其五十四 王子充》
类型:

题旌功庙 其二

李纲才仗钺,谢傅尚围棋。 庙议如羹沸,都城累卵危。 维公际艰步,异世若同时。 指授诸戎帅,从容尽合宜。
收藏 史鉴《题旌功庙 其二》
复制 史鉴《题旌功庙 其二》
类型:

次韵玉汝春寒有感

世事惟将冷眼看,病身药物不离丸。 七年尚及三年艾,一日其如十日寒。 却老有方须指授,觅心无处倩谁安。 春来是物争新巧,古井依然不作澜。
收藏 王鏊《次韵玉汝春寒有感》
复制 王鏊《次韵玉汝春寒有感》
类型:

和陶潜饮酒 其二

士穷失常业,治生谁有道? 身闲心自劳,齿壮发先老。 客从东方来,温言慰枯槁。 生事仰小园,分我瓜菜好。 指授种艺方,如获连城宝。 他年买溪田,共住青林表。
收藏 刘因《和陶潜饮酒 其二》
复制 刘因《和陶潜饮酒 其二》
类型:

题唐陶山海上乘槎图即送之海州任 其五

百室弦歌处处闻,一经指授便能文。 年年仙馆春无恙,指点桃花忆使君。
收藏 钱大昕《题唐陶山海上乘槎图即送之海州任 其五》
复制 钱大昕《题唐陶山海上乘槎图即送之海州任 其五》
类型:

寄六湖陈如晦

琴剑前时为我来,志同道合味悠哉。 每怜一水马头险,惜放斯人鹢首回。 鲁语手笺应毕卷,汾亭指授想多材。 不知肯践诗盟否,菊已凋零梅又开。
收藏 赵汝腾《寄六湖陈如晦》
复制 赵汝腾《寄六湖陈如晦》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