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冠

虎丘老僧有竹林精舍文伯仁为图之王履吉书疏于后余游竹林僧出示此卷履吉下世已三十载矣为之怃然因成此诗

山僧业静者,翛然无世氛。 朝疏淇澳雨,暮浣潇湘云。 老可湖州笔,为竹写清芬。 况有王子猷,英标冠人群。 自言读书处,何可无此君。 我来憩其下,流飔散馀醺。 其人不可作,太息读遗文。 新粉含幽月,苍翠郁纷纷。 截作山阳笛,凄凉安可闻。
收藏 王世贞《虎丘老僧有竹林精舍文伯仁为图之王履吉书疏于后余游竹林僧出示此卷履吉下世已三十载矣为之怃然因成此诗》
复制 王世贞《虎丘老僧有竹林精舍文伯仁为图之王履吉书疏于后余游竹林僧出示此卷履吉下世已三十载矣为之怃然因成此诗》
类型:

送光禄卿顾行之之留都兼简袁司空陈银台

邵公清标冠人群,仲举抗志排天云。龙江江水将洗眼,日夜盻尔成三君。 翘材馆人爱推毂,吴会邻邻毂相续。君不见淮南丛桂反招隐,移植钟山满郁馥。 勿怜憔悴一枝兰,也要微香媚幽谷。
收藏 王世贞《送光禄卿顾行之之留都兼简袁司空陈银台》
复制 王世贞《送光禄卿顾行之之留都兼简袁司空陈银台》
类型:

史通·内篇·列传第六

夫纪传之兴,肇于《史》、《汉》。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犹《春秋》之经;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犹《春秋》之传。 《春秋》则传以解经,《史》、《汉》则传以释纪。寻兹例草创,始自子长,而朴略犹存,区分未尽。如项王立传,而以本纪名,非惟羽僣之盗,不可同于天子;且推其序事,皆作传言,求谓之纪,不可得也。或曰:“迁纪五帝、夏、殷,亦皆列事而已。子曾不之怪,何独尤于《项纪》哉?”对曰:不然。夫五帝之与夏、殷也,正朔相承,子孙递及,虽无年可著,纪亦何伤!如项羽者,事起秦余,身终汉始,殊夏氏之后羿,似黄帝之蚩尤。譬诸闰位,容可列纪;方之骈拇,难以成编。且夏、殷之纪,不引他事。夷、齐谏周,实当纣日,而析为列传,不入殷篇。《项纪》则上下同载,君臣交杂,纪名传体,所以成嗤。 夫纪传之不同,犹诗赋之有别,而后来继作,亦多所未详。案范晔《汉书》记后妃六宫,其实传也,而谓之为纪;陈寿《国志》载孙、刘二帝,其实纪也,而呼之曰传。考数家之所作,其未达纪传之情乎?苟上智犹且若斯,则中庸故可知矣。 又传之为体,大抵相同,而著作多方,有时而异。如二人行事,首尾相随,则有一传兼书,包括令尽。若陈馀、张耳合体成篇,陈胜、吴广相参并录是也。 亦有事迹虽寡,名行可崇,寄在他篇,为其标冠。若商山四皓,事列王阳之首;庐江毛义,名在刘平之上是也。 自兹已后,史氏相承,述作虽多,斯道都废。其同于古者,唯有附出而已。 寻附出之为义,攀列传以垂名,若纪季之入齐,颛臾之事鲁,皆附庸自托,得厕于朋流。然世之求名者,咸以附出为小。盖以其因人成事,不足称多故也。窃以书名竹素,岂限详略,但问其事竟如何耳。借如召平、纪信、沮授、陈容,或运一异谋,树一奇节,并能传之不朽,人到于今称之。岂假编名作传,然后播其遗烈也!嗟乎!自班、马以来,获书于国史者多矣。其间则有生无令闻,死无异迹,用使游谈者靡徵其事,讲习者罕记其名,而虚班史传,妄占篇目。若斯人者,可胜纪哉!古人以没而不朽为难,盖为此也。
收藏 刘知几《史通·内篇·列传第六》
复制 刘知几《史通·内篇·列传第六》
类型:

挽族祖

晚年杖履乐优游,和靖风标冠等俦。 薇馆赏花棋局净,竹溪放棹月华秋。 生前属望垂青眼,殁后关怀到白头。 厚意如公真爱我,幽明无间用情周。
收藏 缪重熙《挽族祖》
复制 缪重熙《挽族祖》
类型:

为凌郡丞题柴桑雅致图

陶令彭泽归,秋风何快哉。 与世既无营,返服宁不谐。 冁然一杯酒,时送寒山来。 至今柴桑地,远高严陵台。 矫矫凌大夫,清标冠时才。 半刺日翱翔,车马生红埃。 展图三叹息,欲往道疑乖。 应迹若浮云,丘壑在轩阶。 请以无累衷,契彼千载怀。
收藏 王世贞《为凌郡丞题柴桑雅致图》
复制 王世贞《为凌郡丞题柴桑雅致图》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