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岭

戛铜碗为龙吟歌

逸僧戛碗为龙吟,世上未曾闻此音。一从太尉房公赏,遂使秦人传至今。 初戛徐徐声渐显,乐音不管何人辨。似出龙泉万丈底,乍怪声来近而远。 未必全繇戛者功,真生虚无非碗中。寥亮掩清笛,萦回凌细风。 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乍向天台宿华顶,秋宵一吟更清迥。 能令听者易常性,忧人忘忧躁人静。今日铿锽江上闻,蛟螭奔飞如得群。 声过阴岭恐成雨,响驻晴天将起云。坐来吟尽空江碧,却寻向者听无迹。 人生万事将此同,暮贱朝荣动还寂。
收藏 皎然《戛铜碗为龙吟歌》
复制 皎然《戛铜碗为龙吟歌》
类型:

顾渚行寄裴方舟

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 鶗鴂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 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繇来惯采无近远,阴岭长兮阳崖浅。 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 吴婉携笼上翠微,蒙蒙香㓨罥春衣。 迷山乍被落花乱,度水时惊啼鸟飞。 家园不远乘露摘,归时露彩犹滴沥。 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来胜金液。 昨夜西峰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 女宫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 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 清泠真人待子元,贮此芳香思何极。
收藏 皎然《顾渚行寄裴方舟》
复制 皎然《顾渚行寄裴方舟》
类型:

和刘郎中望终南山秋雪

遍览古今集,都无秋雪诗。 阳春先唱后,阴岭未消时。 草讶霜凝重,松疑鹤散迟。 清光莫独占,亦对白云司。
收藏 白居易《和刘郎中望终南山秋雪》
复制 白居易《和刘郎中望终南山秋雪》
类型:

溪中早春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 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
收藏 白居易《溪中早春》
复制 白居易《溪中早春》
类型:

怀山田作二首 其二 梅花

冰溪流已咽,阴岭寒方结。 忽值早梅春,未恐芳心歇。 的皪终自妍,殷勤为谁折。 千里寄相思,相思政愁绝。
收藏 朱熹《怀山田作二首 其二 梅花》
复制 朱熹《怀山田作二首 其二 梅花》
类型:

游章义寺

九日章义寺,倦游因解镳。 拂榻寄午梦,起寻北山椒。 岑蔚鸟绝迹,悲鸣唯一蜩。 欢言与僧期,于此共箪瓢。 斩松八九根,窗壁具一朝。 伏槛何所见,苍苍围寂寥。 岩谷寒更静,水泉清不摇。 安得有车马,尚无渔与樵。 神茂真观复,心明众尘消。 阴岭有嘉客,傥来不须招。
收藏 王安石《游章义寺》
复制 王安石《游章义寺》
类型:

踏莎行 · 其六送别刘子思

古屋丛祠,孤舟野渡。长年与客分携处。漠漠愁阴岭上云,萧萧别意溪边树。 我已北归,君方南去。天涯客里多歧路。须君早出瘴烟来,江南山色青无数。
收藏 张孝祥《踏莎行 · 其六送别刘子思》
复制 张孝祥《踏莎行 · 其六送别刘子思》
类型:

李尚书挽词二首

伊水西头月,青山北脚云。 夜台无复晓,阴岭有时熏。 龙剑双埋没,庭兰竟郁芬。 不知门下客,谁刻道傍文。
收藏 梅尧臣《李尚书挽词二首》
复制 梅尧臣《李尚书挽词二首》
类型:

千尺雪四首 其三

适看阴岭还馀雪,复有消成水几湾。 绿柳红桃春物鬯,无穷景答片时闲。
收藏 弘历《千尺雪四首 其三》
复制 弘历《千尺雪四首 其三》
类型:

度达阴岭看红叶

蛇蹑猿攀路仅通,溪声忽转一山红。 行来不道秋才半,已在寒林薄雪中。
收藏 查慎行《度达阴岭看红叶》
复制 查慎行《度达阴岭看红叶》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