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

颂 其一

无瞋是持戒,心净即出家。 我性与汝合,一切法无差。
收藏 拾得《颂 其一》
复制 拾得《颂 其一》
类型: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空出没。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莫把提,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决定说,表真僧,有人不许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叩,摘叶寻枝我不能。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看形见不片,水中捉月争拈得。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调古神清风自高,貌悴骨刚人不顾。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成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非但我今独达了,恒沙诸佛体皆同。 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 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邃长松下。 优游静坐野僧家,阒寂安居实萧洒。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 佛印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降龙钵,解虎锡,两股金环鸣历历。 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 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 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豁达空,拨因果,漭漭荡荡招殃祸。 弃有著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 学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认贼将为子。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 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 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戒皆惺悟。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还共如来合。一地俱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 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阿鼻业。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勿涯岸。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则知君不可见。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 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 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摩为初祖。 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穷数。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 二十空门元不著,一性如来体自同。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 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问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作在心,殃在身,不须冤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闲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旃檀林,无杂树,郁密深沉师子住。境静林间独自游,走兽飞禽皆远去。 师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若是野干随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 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即龙女顿成佛,非即善星生陷坠。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二乘精进勿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 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偿夙债。 饥逢玉膳不餐,病遇医王争得差。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 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师子吼,无畏说,深嗟懵懂顽皮靼。 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 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 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销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法中王,最高胜,河沙如来同共证。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 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 象驾峥嵘谩进途,谁见螗螂能拒辙。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 莫将管见诳苍苍,未了吾今为君决。
收藏 玄觉《永嘉证道歌》
复制 玄觉《永嘉证道歌》
类型:

题徐浩书法华经

一切法无差,水牛生象牙。 莫将无量义,欲觅妙莲华。
收藏 王安石《题徐浩书法华经》
复制 王安石《题徐浩书法华经》
类型:

如梦令 · 放怀

久拟结茅岩穴。便可长抛一切。底事为饥驱,消受江花岭月。 愁绝。愁绝。那得称心时节。
收藏 董俞《如梦令 · 放怀》
复制 董俞《如梦令 · 放怀》
类型:

三昧诸颂 其七

百纳骨董袋,一切皆我入。 一切莫能入,达此妙纵横,三世佛佛佛。
收藏 释印肃《三昧诸颂 其七》
复制 释印肃《三昧诸颂 其七》
类型:

观音殿联

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一切苦厄; 意识无界,空色相,现五蕴光明。
收藏 张井《观音殿联》
复制 张井《观音殿联》
类型:

普庵家宝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谁生谁病,谁死谁老。 达人无证,凡夫颠倒。 日西道晚,日东道早。 有睛无眼,撞头磕脑。 扶篱摸壁,弃金抱草。 机关木人,弄口叫好。 线牵则动,索断则倒。 撒放闲处,如第烂稿。 本自无形,被他作造。 五彩妆来,安名立号。 只欲瞒他,何曾自保。 打闹过日,全无倚靠。 问他贵姓,口中便道。 草木李张,适来方到。 有甚急事,特来干冒。 衣食不足,莫怪聒燥。 人口不安,田园旱涝。 赚埋公祖,移坟修造。 被术人算,年月不好。 朝山拜岳,何处不到。 未尝感应,至今啰噪。 又逢卦师,胡言乱道。 速迁公祖,更改门灶。 丝蚕天旺,官禄便到。 但信八卦,阴阳最好。 公卿宰相,都是我振。 酌发稍轻,摇头摆脑。 赠他丰厚,连声道好。 因此贫穷,日夕烦恼。 雪上加霜,苦寒难保。 耳里忽闻,普庵得道。 捻土为香,直须亲到。 行来不觉,钟声浩浩。 自心火急,无人通报。 行童不管,维那高傲。 息心定意,低声苦告。 不久之间,果见一老。 一条拄杖,披一布袄。 竖个指头,教我速道。 鼻孔辽天,眼睛潦倒。 更不说钱,也不爱宝。 不得妄想,不得作造。 但识得心,无法不到。 汝本是佛,不须别讨。 离诸名相,法身自保。 生灭本无,诸佛假号。 世出世相,全无可道。 真实一心,不空灵宝。 十方诸佛,都有里许。 一切幻缘,此心无主。 幻化须尽,心等太虚。 识得此心,如琉璃珠。 随色影现,无着无去。 得意忘言,了更无语。 亦无可舍,亦无可取。 也不烧疏,也不化纸。 设斋无限,供养蛇鼠。 布施不明,却还沉坠。 虽是善因,能招恶理。 公子王孙,因修福慧。 持斋精进,衣食布施。 才出头来,一切整备。 岂用埋尸,卜度好地。 心若不善,一切不利。 头头作业,处处祭鬼。 枯骨消磨,神识沉坠。 生不念善,死地狱现。 在处慈悲,来生方便。 不信佛法,贫穷下贱。 万中无一,官人相现。 满山满岭,头长觜尖。 捞鱼罝鸟,历劫相煎。 无一毫善,皆是结冤。 不识父母,叫唤喧天。 贪淫杀盗,罪不可言。 阴振未满,王法牵缠。 心无一足,烦恼连天。 因何不息,澄净心田。 若不饮酒,智慧光鲜。 亲近善者,心自善妍。 若不食肉,公婆不哭。 日夕心灵,善神助福。 若不杀盗,自身无恼。 行住坐卧,心无烦恼。 若不邪淫,净行甚深。 精神勿亏,身体安宁。 若不妄言,常亲贵侣。 守口如瓶,不惊寒暑。 若不贪爱,触目便会。 见如不见,背如不背。 若不嗔痴,眼耳如泥。 天翻地覆,我自不知。 若不恶口,身如瓦狗。 人来不吠,棒打不走。 若不两舌,无事闲歇。 谁是谁非,清风明月。 若不绮语,身心一如。 所在尊贵,为人中瑞。 十般不善,在迷不见。 佛为分别,觉悟自见。 依此修行,见本来面。 大地含灵,谁敢轻贱。 心共一心,随业转变。 我若不如,只管吃现。 我令始觉,感佛方便。 翻十不善,回向十善。 永不赚你,天亦常愿。 超出三界,见佛知见。 凡夫肉眼,非明不见。 无日月灯,如黑漆面。 开眼见色,色即归空。 空中无得,恰如无见。 开眼无见,犹如无目。 见与不见,全无可善。 眼不是眼,见不是见。 空色无宝,不明方便。 达本了心,是佛知见。 心若未了,识业黑变。 今日安乐,逐光随现。 眼光落地,黑暗周遍。 心思业显,雷奔闪电。 怕怖天地,投谁发愿。 百千刀轮,火车掣电。 一刹那间,魂识消散。 动经尘劫,业无所间。 岂比世间,公牵私绊。 哀哉众生,尚贪吃饭。 若还思死,火急难辨。 五千教典,秘言无限。 只为愚心,习气深惯。 己化闻经,己身无难。 一人了达,与众除患。 不劝不善,恶不消散。 若闻其声,何忍食由。 若见众生,死当助哭。 身衣口食,难心自足。 直至到死,神识缠逐。 随念往生,定入毛畜。 心不念佛,镇在牢狱。 心若念善,□□□□。 善果善因,笙筝笙竹。 不曾捻种,遍地野菊。 耕田得禾,耕畬得粟。 乐善天堂,造恶地狱。 善恶无差,由心直曲。 信佛拜泥,转转昏迷。 信神烧纸,自损谷皮。 信经读字,不干心事。 信道行淫,只瞒自心。 信善贪财,到死也呆。 信福杀盗,不久恶报。 信是说非,将油洗衣。 信罪不悔,如飞蛾昧。 火烁油煎,去了又来。 一似浮徒,贪嗔痴爱。 前念作福,后念受罪。 人不达理,妄执神鬼。 人不会事,梅上添醋。 急处斗急,好做不做。 见他富贵,一心趋侍。 借口一文,还十文利。 连妻带子,为他奴婢。 子细观瞻,丈夫意气。 非我不非,是我不是。 有无分定,因果相继。 懒惰贫穷,精勤富贵。 脩般若多,获慈悲惠。 今生和顺,在处恭敬。 来生佛国,开发众信。 习气清净,行住皆定。 定中有慧,慧体如镜。 镜不是镜,是非成病。 失却是非,大圆智镜。 若人全会,何垢何净。 本无背面,光明性命。 性即佛性,命即慧命。 非生非老,谁死谁病。 包括有无,无欠无剩。 风动尘起,无有不应。 水陆色空,血脉连通。 微尘不透,不成正道。 影响无知,犹如死尸。 头上一扎,却令眼眨。 脚下一针,用口呻吟。 问病叫痛,类同蠢动。 将假为身,业力所成。 成应有坏,有坏复形。 成有本空,谁解通宗。 不宗为本,无住为宗。 不空不住,无异虚空。 快须荐取,脱却樊笼。 古佛今佛,因此大通。 释迦亲印,犹如虚空。 如水中月,应物标宗。 如水是体,水月空同。 有无相貌,二相皆同。 同则无碍,有碍不中。 不中非佛,佛亦无穷。 腾今耀古,不受瞒笼。 万法之母,诸佛祖公。 若人了达,便与佛同。 若人不了,万法盲聋。 犹如杂话,枉费日工。 如是家宝,永不空空。 究竟无说,法本无空。 普庵和尚,家宝示众。
收藏 释印肃《普庵家宝》
复制 释印肃《普庵家宝》
类型:

偈五首

休去,歇去,一切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里香炉去,一条白练去。
收藏 释志璇《偈五首》
复制 释志璇《偈五首》
类型:

王良百一诗 其一○○

一切破损疮,勿令口自伤。 㿉疮难治疗,客风须是防。
收藏 徐成《王良百一诗 其一○○》
复制 徐成《王良百一诗 其一○○》
类型:

维摩诘所说经 ·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 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守菩萨曰:「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 不眴菩萨曰:「受、不受为二。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顶菩萨曰:「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于灭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宿菩萨曰:「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则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眼菩萨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臂菩萨曰:「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声闻心,是为入不二法门。」 弗沙菩萨曰:「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师子菩萨曰:「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师子意菩萨曰:「有漏、无漏为二。若得诸法等,则不起漏、不漏想,不著于相,亦不住无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净解菩萨曰:「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那罗延菩萨曰:「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意菩萨曰:「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生、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普守菩萨曰:「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明相菩萨曰:「四种异、空种异为二。四种性即是空种性,如前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若能如是知诸种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意菩萨曰:「眼、色为二,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若知意性,于法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安住其中,是为入不二法门。」 无尽意菩萨曰:「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回向一切智为二,智慧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于其中入一相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深慧菩萨曰:「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二。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若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寂根菩萨曰:「佛、法、众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一切法亦尔。能随此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不起见身及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于其中不惊不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上善菩萨曰:「身、口、意善为二。是三业皆无作相,身无作相即口无作相,口无作相即意无作相,是三业无作相,即一切法无作相。能如是随无作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福田菩萨曰:「福行、罪行、不动行为二。三行实性即是空,空则无福行、无罪行、无不动行,于此三行而不起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藏菩萨曰:「有所得相为二。若无所得,则无取舍,无取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月上菩萨曰:「闇与明为二。无闇、无明,则无有二。所以者何?如入灭受想定,无闇、无明;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于其中平等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宝印手菩萨曰:「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是为入不二法门。」 珠顶王菩萨曰:「正道、邪道为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 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说是入不二法门品时,于此众中,五千菩萨皆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
收藏 鸠摩罗什《维摩诘所说经 ·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复制 鸠摩罗什《维摩诘所说经 ·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