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

送泐季潭还龙翔

曾将小品问支公,真是人间学道雄。 弟子不须悲灭度,禅师久已证圆通。 长怀石上三生旧,无复溪头一笑同。 想见西冈归礼塔,神光时绕夜坛红。
收藏 张翥《送泐季潭还龙翔》
复制 张翥《送泐季潭还龙翔》
类型:

杂句其一十三

心依真智,理逐心行。 理智无碍,心亦无生。 迷即有我,悟即无情。 通达大智,诸法不成。 五神无主,六国安宁。 七死弗受,八镜圆明。 随宜善化,总合佛经。 过即已过,更莫再寻。 现在不住,念念勿侵。 未来未至,亦莫预斟。 既无三世,心同佛心。 依空默用,即是行深。 无有少法,触目平任。 无戒可持,无垢可净。 洞达虚心,法无寿命。 若能如是,圆通究竟。
收藏 庞蕴《杂句其一十三》
复制 庞蕴《杂句其一十三》
类型:

子由在筠作《东轩记》,或戏之为东轩长老。其婿曹焕往筠,余作一绝句送曹以戏子由曹过庐山,以示圆通慎长老。慎欣然亦作一绝,送客出门,归入室,趺坐化去。子由闻之,乃作二绝,一以答余,一以答慎。明年余过圆通,

大士何曾有生死,小儒底处觅穷通。 偶留一吷千山上,散作人间万窍风。
收藏 苏轼《子由在筠作《东轩记》,或戏之为东轩长老。其婿曹焕往筠,余作一绝句送曹以戏子由曹过庐山,以示圆通慎长老。慎欣然亦作一绝,送客出门,归入室,趺坐化去。子由闻之,乃作二绝,一以答余,一以答慎。明年余过圆通,》
复制 苏轼《子由在筠作《东轩记》,或戏之为东轩长老。其婿曹焕往筠,余作一绝句送曹以戏子由曹过庐山,以示圆通慎长老。慎欣然亦作一绝,送客出门,归入室,趺坐化去。子由闻之,乃作二绝,一以答余,一以答慎。明年余过圆通,》
类型:

石鱼

佛宫琢琳琅,悬鱼警群聪。 缓扣集方袍,急拊趋百工。 虽无笋虚器,自协徵与宫。 犁然当人心,邈有炎氏风。 山泉自疏数,佩玉相玲珑。 朝昏间钟鼓,清响传无穷。 惟有宝陀山,于音获圆通。 一闻如得解,石巩亦投弓。
收藏 秦观《石鱼》
复制 秦观《石鱼》
类型:

题汤泉二首 其一

满斛泠泠注不穷,幻尘乾慧洗皆空。 法流水接诸天上,神瀵香闻一国中。 金粟示为除病恼,跋陀仍已获圆通。 马蹄又入风埃去,回首吴吟谢迮翁。
收藏 秦观《题汤泉二首 其一》
复制 秦观《题汤泉二首 其一》
类型:

东轩长老二绝

担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 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收藏 苏辙《东轩长老二绝》
复制 苏辙《东轩长老二绝》
类型:

礼普陀

攒峰峭壁势排空,大海中间山最雄。 蛟蜃结楼云涌黑,鼋鼍鼓浪日翻红。 潮声夜落龙吟外,天籁时闻僧梵中。 何必辛勤寻解脱,耳根触处即圆通。
收藏 释道贞《礼普陀》
复制 释道贞《礼普陀》
类型:

圆通至乐亭见月戏留

泼黛长空月正浓,与师山路少从容。 莫贪豪侈牛心炙,来看孤圆马耳峰。
收藏 王洋《圆通至乐亭见月戏留》
复制 王洋《圆通至乐亭见月戏留》
类型:

十四科头 其七 色空不二

法性本无青黄,众生谩造文章。 吾我说他止观,自意扰扰颠狂。 不识圆通妙理,何时得会真常? 自疾不能治疗,却教他人药方。 外看将为是善,心内犹若豺狼。 愚人畏其地狱,智者不异天堂。 对境心常不起,举足皆是道场。 佛与众生不二,众生自作分张。 若欲除却三毒,迢迢不离灾殃。 智者知心是佛,愚人乐往西方。
收藏 宝志《十四科头 其七 色空不二》
复制 宝志《十四科头 其七 色空不二》
类型:

楞严经偈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士,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本权机,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闲人,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自馀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馀者,真实心如是。
收藏 蔡卞《楞严经偈》
复制 蔡卞《楞严经偈》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